第七十三章.出風(fēng)頭尚京訓(xùn)弟(一)
正說著,聽得門外有人道:“吳家兄弟,我等今日開個詩會,可也來湊個趣兒?”
這人雖與他們兄弟不熟絡(luò),卻稱得上同窗,也是個能深交的。若處的好關(guān)系,也好。
吳尚京思量一番,便應(yīng)下道:“自然要來的,請兄先行一步,弟隨后就到。”
那人又道:“邀的可不只尚京一人,彥弟也要來才好。”
吳尚京看了看吳彥。
沒辦法,只能帶出去了。
因叮囑道:“你自然擅詩詞,然今日切記,不可弄次,少些說話。”
吳彥雖不得其解,亦知兄長苦心。
“哥哥可知,那詩會開在哪里?”他也是不解,那人來邀請,為何不言明開在何處。
吳尚京笑笑說:“這里地處京都偏僻,若說雅者,當(dāng)屬清華池,所以這詩會必是開在清華池?zé)o疑了。”
還有一言他并未說與自家弟弟聽——他二人偏僻地而來,難免為他人瞧不起,故而這便是第一重考驗。若猜得出,大家自然高看一籌;若猜不出,則說明不過了了。
要說這清華池原有一樁才子佳人的舊事,甚得京中文人雅士關(guān)系,每每有些典故,都要來此吟詩作賦,樂上一樂。其中名士眾多,故大多數(shù)人者,都為博一才名。
不過吳尚京卻不為這個,應(yīng)人之邀,有個過場也就是了。
樹獨秀于林,則必摧之。這個道理,他懂。
遙遙見他們來,便有人呼:“吳家兄弟,你們來的這般遲,可要罰三大杯!”
那人正是先前去叫他們,喚作秀源的。
秀源者,進士也。
林靈曾多次教導(dǎo),不可過早飲酒。
因而吳尚京心里暗罵,嘴上道:“列坐皆是飽識之士,有魏晉遺風(fēng),我兄弟二人仰慕已久。只可憐見得,家訓(xùn)凡不瞞十六歲者,都不許飲酒,還望各位見諒則個。”
另有人笑道:“大抵家訓(xùn)者,都在家中要規(guī)矩,但出了家門,則與在家不一樣,需得懂得變通。”
只見說話那人,發(fā)如黑玉,膚如美瓷,端的一個風(fēng)流少年。
秀源介紹說:“這位是敬國公的嫡子,賈殊。賈公子原與我等不同,省得數(shù)年苦讀,以后便是襲爵做官的。今次詩會,便是公子主辦。”
這樣一說,眾人紛紛稱贊。
那賈公子,笑意更勝,顯然十分受用。
但是吳尚京卻看不慣那猖狂樣子,不過是靠著父輩的余蔭。想那襲爵襲的,若子輩后代無甚功勞,自然一代更比一代小,哪比得書香世家。
當(dāng)然,這會子,定也是跟著應(yīng)和的。
賈殊的目光更多的落在兩兄弟身上。旁人不知道,他還不知道么?這兩兄弟的母親,可是那位大名鼎鼎簡在帝心的長青公主。君不見那位現(xiàn)在還住在皇后宮里,可不簡單。
“吳兄弟,可愿意賞臉受我?guī)妆俊?p> 他笑著舉杯走過去,吳尚京再如何不想喝,也只好接過酒杯。
尚京道:“賈公子相邀,尚京自無不受用的道理。”臨到嘴邊,又說:“賈公子可愿與我賭一杯?”
“哦?怎么個賭法?”
“不若各出一副對子,叫對方對。若對得出,便不罰酒;若對不出,便罰一杯酒。”
“這個好,雖對吳兄弟有些偏頗,卻也不失公允。”
賈殊來了性致,大家族的子弟,賭杯吃酒是有的。然這個賭法著實新鮮。
吳尚京道:“既如此,不如賈公子先行。”
賈殊亦不推辭,當(dāng)即出言道:“野花不種年年有。”
旁人聽了,不乏叫好,也有那常出入風(fēng)月者,偷偷發(fā)笑。
吳尚京略一思索,道:“楊柳無情歲歲飄。”
“種”對“情”,“有”對“飄”,倒也工整。
賈殊笑道:“吳兄弟對的好,這一局我認輸,接下來,就請吳兄弟出題吧。”
聽了此話,吳尚京仔細思考起來。林靈留在燒烤店里那幾幅堪稱絕對的對子自然極好,他也是見過的,只是此時拿出來未免有些欺負人。因另起了一副,只道:“鳥在籠中。”
“這有何難?”賈殊道,“人活世上。”
這幅對子他曾見過的,原是“鳥在籠中,恨關(guān)羽不能張飛;人活世上,要八戒更需悟空。”。
夫子曾言此聯(lián)中有深刻的道理,故拿到賈府家學(xué)里講授。
“吳兄弟莫不是看不起我,拿前人的東西的考我也就罷了,偏偏還是廣而知之的。這局不算,可要出來一題才算得。”
吳彥聽了此話,只以為是此人不對付自家兄長,便開口道:“這有什么,何需哥哥?你且聽著——云鎖高山,哪個尖峰敢出!”
這個上聯(lián)一出,在場之人俱變了臉色,秀源更是小心翼翼看著賈殊,見他沒有動怒的意思,這才松了口氣。
吳尚京亦臉色不好,他這個弟弟怎這樣不識場合,這要是平白得罪了賈府,可該怎么好。
但他剛欲開口斥責(zé)時,賈殊笑著說:“我還以為尚京兄學(xué)識便很好,不想令弟也頗為出眾,可把我們給比下去了。改日方便,可來府上坐坐。”
他又不是傻子,自家老爹早警告過他——當(dāng)今可是把那位公主捧在手心里,便是皇子的分量也未必重得過那位去!
大家伙見賈殊揭過這一茬,自然不會傻傻的再去提起,徒惹人不痛快。
吳彥見眾人之狀,便知自己方才的言語不妥當(dāng),接下來便安分了許多,老老實實做自己的小透明,除了吃一些點心,便再也沒旁的什么。
這一宴上,眾伙又分了韻,聯(lián)了詩,其中以秀源“望穿四海無閑田,春粟秋收子萬顆”之句為魁。
臨了,吳尚京、吳彥兄弟二人并未作詩,因眾人幾次出言,吳尚京只好做了一首,中有一句喚作“清華池水客愁新,欲飲浮云月近人”,眾人皆十分稱贊。
他們此行收獲倒也不錯,秀源、賈殊之流,皆可以深交。
只有一樣不好。
至房里,把門窗關(guān)上,吳尚京將吳彥好一頓斥責(zé)。
這個弟弟著實呸不懂事。
好在這賈殊不是那種紈绔,不然,這等風(fēng)頭豈是他們能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