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村里到鎮上要小半天時間,再回來。可要下午去了。花兒娘和元寶都在房間做繡活。
兩個人繡花,有商有量,感覺還不賴。
元寶花樣畫的好,又有巧思,才會價格高。花兒娘的女紅好,完全是自身針法的實力。還有幾十年的見識。兩人交流起來毫無障礙。元寶長進不少。
進步看得花兒娘直稱贊。
“你這天賦真是了不得,說一次你就能舉一反三。你還年輕,你要不要去繡坊試試?”
元寶疑惑不解。
花兒娘看元寶這表情解釋道,“繡坊會招繡娘,也會找學徒。你這樣半大的孩子去正好。繡坊會教導真正的繡法。還有無數經典的花樣。像我們這樣的,繡一繡花花草草小件。
繡坊出來的可以繡佛經和大屏風等等。繡出來的東西,得了貴人青眼,還有很多賞賜。
每個繡坊出來的姑娘,那可是前途無量!我看你天賦這么好,肯定能得貴人眼,你要不要去學一學?”
這也是賣身給繡坊。而是一種勞動交易。
作為學徒,出師之后,交出完美的作品和三十兩銀子就可以離開繡坊。不離開繡坊,可以接繡坊的活,得到的錢財三七分。繡坊七,繡女三。
繡坊要教導繡藝,還要有人脈客源,繡坊的付出也多。這樣分下來,繡女也能存上不少錢。
元寶有些心動。
繡藝真是好東西,能有一門手藝,真是很厲害了。女子在婆家也有地位。
元寶意動問道,“收學徒有什么要求啊?”
花兒娘一一道來,“學徒要求女童六歲以上十歲以下,有天賦。還要入門費二兩銀子。”
元寶有點退卻,想到繡藝不是一天兩天能學成,接連問道,“想要學成得多少年啊?出來的繡娘多不多?”
學成之后繡娘能不能真的安全離開,這也是個問題。
花兒娘想了想說道。
“族長的大孫女藍紫薇就去繡坊學繡藝。去的時候七歲,現在都十四歲了吧,還沒學成回來。聽說還是學徒!但是聽紫薇娘說紫薇明年出師。”
這么一算,想要學成得要好幾年!
元寶瞬間打消了心思。
花兒娘訕笑。
完全忘記元寶是童養媳。只花了一點糧食買回來,單說要二兩銀子才能去學繡藝。這就不可能了。
再有一送去繡坊好幾年,哪里這么心大會答應下來。
哎!
真是可惜了!
花兒娘趕緊換個話題,“這么久,我去把包子蒸上,你再繡一會兒。”
送來的包子,可不是看看而已。花兒娘算好時間,不早不晚吃完,還能送元寶回去。畢竟元寶還得回李寡婦那。蒸上包子,花兒娘燒開水,拿出上次送來的紅糖,調兩碗紅糖水。包子拿出三個放好,剩下的都端到花兒房間。
元寶放下針線,兩三口對付一個包子。
買的時候心疼錢,一半肉包一半素包。素包的包子皮上有點青菜貼著,可以區分出包子是肉還是素。
元寶護食得緊,拿是拿出來,可不會客氣。
花兒娘倒是想要客氣一番,看元寶吃得這么扎勁,自己也很香。不過到底手腳沒有元寶快。才吃兩個包子,端上來的包子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