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畏縮而愚昧的。至少這六千人足夠愚昧,也在此刻表現得足夠畏縮。他們被不到二十名煉氣士俘虜了,囚困在五婦坳村的各個建筑之中。
五婦坳村說起來規模不小,更是因為有一個邪教頭子將這里作為根據地,導致此處有很多宗教性質的建筑。可即便如此,它也無法支持六千人居住。每一個民房里都被塞滿了人,后安排的幾間房屋甚至沒有立足之地。
這本是一場集會,現在更顯熱鬧了,哭嚎聲求饒聲與信仰破滅之后絕望的沉默混雜在一起,彌漫在火焰消散的空氣中。
想要控制住他們實在是簡單。趙汝昌不過是告訴了他們,若有一人逃跑,屋內所有人都會被殺。實際上很多房間都沒有落鎖,卻無人敢動。
但天靈衛的修士們也不是沒做任何準備,他們看似散步一樣在村里巡邏,同時又悄悄地拉起一條又一條線,將一個簡陋的陣法布置在了村子里。如果真的有人敢逃跑,會第一時間觸動它。
周賢和李桐光沒被允許參與其中,實際上他們現在也不大好過。他們兩個被安排在了祭壇不遠處,一個放科儀用具的小屋里面,幾乎是和那些信眾一樣的待遇。郭子衿名義上說是在這里休息,實際上就是在監視他們兩個。
趙汝昌這個仗著輩分壓人的根本不跟周賢講道理,周賢若強行與他爭辯不過是自討苦吃。郭子衿嘴上說著不追究,可對師兄弟兩個的態度仍舊惡劣。
在天靈衛看來他們師兄弟兩個身上的嫌疑并不小。就像郭子衿說的那樣,怎么天靈衛辦案,正到關鍵的時候,就殺出他們兩個程咬金來?是不是他們跟邪教有所勾結,意圖不軌?
兩人的行李、度牒、行牒文書等等,所有能證明他們身份的東西,現在全都不在身邊。過來是收集罪證來了,又沒打算在這長住。更何況要是暴露了身份呢?這些東西全都被師兄弟兩個留在內丘的客棧里了。只有帝隱觀的法器說明不了什么。
雖然周賢順著郭子衿的話,講了自己當年當“小先生”的事情,自證了身份。可仍沒有讓天靈衛放下戒心。這兩人就算是帝隱觀的弟子,要是叛變加入邪教了呢?沒有行牒在,他們倆就還算是嫌疑人。
“這個邪教組織比你們想想得要龐大。”郭子衿有一搭沒一搭地跟師兄弟兩個聊著天,“這個狗屁教主也不是核心人物,自稱是神仙下降化身的也不只是他一個。這個天下道,嚴格來說是一個更加龐大的邪教的一部分。”
“那該多大個組織啊?”李桐光對此很有興趣,進而義憤填膺,“決不能放任這邪教,頂著正信的名號為非作歹。郭總旗,你們天靈衛人手不是不夠嗎?有什么事您吩咐!這種掃平邪魔外道的正舉,但有所需,我們師兄弟兩個義不容辭。”
“你‘義不容辭’去,別什么事都扯上我。”周賢連忙表態,跟李桐光撇清關系,“雖然是煉氣士,但嚴格來說,我們兩個既沒有功名,更沒有公職。這是天靈衛操辦的案子,我這個閑人裹進去,不大合適。”
“師兄你怎么這么說話呢?”李桐光有些不喜,“男子漢大丈夫行于世間當懷凜然正氣,身為煉氣士掃妖除魔是咱們的職責所在。鏟除邪教不單是天靈衛的責任,更是天下所有正信煉氣士的責任。事既當前,豈有退縮之理?”
“好!李桐光同志,你很有思想,很有覺悟啊。”周賢給李桐光鼓掌,“郭總旗,您覺得他這話值七個耳光嗎?”
坐在窗臺上的郭子衿翻了個白眼:“還是個大老爺們兒呢,瞧你那小氣勁兒。那可是六千人,要是沒有我們天靈衛的在這,你們兩個就是有再高的本事都得交代了。”
“不是小氣,而是委屈。”周賢苦笑了一聲,指著自己的左臉說,“我課上說什么我都講了,您還是不信我的,我有什么辦法?等這邊的事結,回到內丘,我把行牒文書給您看看,您就知道我從帝隱觀離開之后一路上都到過什么地方干過什么事了。這么一句句試探,沒勁。”
“得,你說得也在理。那你覺得什么有勁?聊會兒天。”郭子衿笑了一聲。
李桐光沒聽明白他們倆在說什么,在他看來這倆人是打啞謎呢,根本就沒帶著他的份。他索性隨便找了個地方坐了,閉目養神。其實李桐光現在很激動,他做夢都想加入天靈衛,覺得那才是威風。
但是他不能表現出來,不能顯得太急切,不能去巴結。要不然人家不是會低看他一等嗎?得有點清高的架勢擺出來,又有本事,自然會受重視。甭管靈不靈,反正他是這么想的。
李桐光隨便往后一靠身子,就聽見“當啷”一聲響,郭子衿霎時把手搭在腰上,眼光掃了過去。李桐光也嚇了一跳,回身一摸,拽出來一把琵琶。道教音樂自成一派,傳承悠久,有科儀必有對應的樂曲。這個小間里堆的都是科儀上要使用的各種東西,有樂器放在這里也很正常。
周賢望著郭子衿笑了一下,說:“我覺得這個挺有勁的,郭總旗真是機警。”
郭子衿皺了皺眉,沒跟周賢說話,反而是轉向李桐光問道:“你師兄平日里這么說話,怎么就沒挨揍呢?”
“因為同輩人里面很少有能打得過我的。”周賢撓了撓鼻翼,說,“即使是青要山這樣的仙山福地,也沒幾個像您這樣的天才人物。”
“這算是拍馬屁?”郭子衿冷哼一聲,“這對我可不管用。”
周賢搖了搖頭沒說話,從李桐光手里接過琵琶,一看愣住了。這是一把五弦琵琶,不大多見。他橫抱著琵琶撥了一下琴弦,忽然笑了。
“你會彈琵琶?”郭子衿問。
“我不會彈琵琶,但是會彈吉他。”周賢說,“不過這個是五弦琵琶,我倒是可以試試。”
周賢總是惆悵這大林朝連把吉他都沒有,可這不就是嗎?他怎么就沒想著求人做一把呢?
李桐光在一旁潑冷水:“你別吹了,我怎么不知道你還會彈琵琶?”
“你不知道的多了。”周賢隨口懟了一句,然后按著弦找了找手感,“這么多年不談,肯定是生疏了。有些東西,學會了就忘不了了,總能找回來感覺的。”
其實琵琶和吉他的血緣十分親近,它們同是一種波斯弦樂器的后代。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而在流傳至今的各種繪畫以及雕塑作品中我們也能窺見,像今天這樣直抱指甲輪彈演奏琵琶的姿勢起源于明代。在此之前的絕大部分時間里,以及傳承至今的南管琵琶和日本琵琶——也就是周賢手里的這種五弦琵琶——都是橫抱演奏。和吉他看起來極為相似。
東漢劉熙的《釋名·釋樂器》中記載:“批把本出于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實際上這是穿鑿附會。琵琶的發音并不來自于演奏技法,而是對于這種樂器始祖波斯詞匯的音譯,屬于外來語。
所以,將五弦琵琶當作吉他來彈,并不困難。
撥了幾個和弦,略微調了下音,周賢開始嘗試著緩慢地恢復自己記憶當中一個簡單的旋律。
“我曾經問個不……咳!起高了。”周賢尷尬地咳了一聲,“我再試一下。do~re~mi~fa……好了。”
“那還是太白了,我不喜歡這個詞。”郭子衿仍是搖了搖頭,“你還會唱別的嗎?”
“我師兄會唱的可多了。”李桐光搶答道,“師兄你再彈個別的,我都不知道這些歌彈出來是啥樣。”
“這歸根結底是琵琶,如果是吉他會更好聽。”周賢搖了搖頭,“用這個我能彈的不多,你想聽什么,我試試。”
“你說的吉他是什么,我都沒聽說過。”郭子衿倒沒急著讓周賢演奏,而是向他發問。她覺得這個人真的有點意思。
周賢想了想說:“吉他的話,得找人做,如今的中原應該是沒有的。”
郭子衿點點頭:“沒問題,京城有幾位做琵琶的大師,如果跟吉他差不多,能做出來。”
周賢點點頭:“那敢情好。不過還是得等到京城再說。再彈個什么呢……有一首兒歌我挺喜歡的,郭總旗,《小毛驢》你聽過嗎?”
李桐光側過身去一攤手:“完了,他又犯病了。”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8-07-26/5b59d767f0a70.jpeg)
二胖王覽學
晚點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