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你要我直說,看樣子很難。小飛喜歡浪漫的姑娘;而且小飛的個子比較高,要比新民高很多。但,趙藝華小巧玲瓏的,兩個人的個子和性格從外表上看,似乎不相配。”錢小英說道。
“是啊。我好像也有這種感覺,所以我也一直沒提起。不過,我倒覺得小飛,似乎好像與隔壁的曹金娣蠻搭配的,兩人個子都很高。”李素珍說道。
“對啊,奶奶你好眼光啊。不過,曹金娣的年齡太大了。30多歲了。與小飛的年齡相當。小飛可能不大會考慮的。你也知道伯父伯母是很挑剔的。”錢小英說道。
“啊哦,你這樣一講,也真是的。年齡也是很重要。現在的男孩子喜歡小女孩,不過姐弟戀的現在也很多啊。”李素珍說道。
滴鈴、滴鈴,門鈴響了,小保姆開門。
“小英啊,來客人了。”
來的人竟然是秋茹阿姨,小英吃了一驚。秋茹阿姨帶來了很多營養品和水果。
“奶奶,秋茹阿姨來了。”錢小英說道。
“哎吆,真是稀客。來來,秋茹阿姨請坐。”李素珍眼前一亮。親家母的胞妹林秋茹,穿著裁剪得體的喬其紗的碎花連衣裙,臉上沁出了汗珠。
“小英,你拿塊干凈毛巾來。”李素珍說道。
“奧。來了。”小英拿來了毛巾。
“謝謝奶奶。”擦好汗后,秋茹阿姨說話了:
“奶奶啊,你好健康啊。聽我姐姐說,你是很能干的,把我們的小英照顧的很好。今天我看小英好像比以前胖很多了。臉色紅潤,精神很好,起色也不錯,奶奶真是辛苦了。”林秋茹說道。
“那里,我也是瞎忙額。小英她自己控制的很好,生活有規律。
注意勞逸結合,動靜適中。”李素珍很高興的說道。
“小英啊,你要聽奶奶的,自己調整好,爺爺和姑奶奶都很牽掛你呢?”林秋茹說道。
“阿姨啊,我也很想念他們。我很想回來。但是新民說,一動不如一靜。前一階段要保胎,所以一直不敢動。現在肚子又那么大,天氣又炎熱,我也不敢出去了。煩請阿姨,轉告爺爺和姑奶奶他們,請他們放心,我很好。他們現在的身體如何呀?”錢小英問道。
“小英啊,他們很好。雨桐姑奶奶最近腳也不太好走,醫生說有骨刺。偶爾,去診療所看病。友蘭爺爺,也是腳腫,又有咳嗽;所以,他們派我來看你,請你諒解。”林秋茹說道。
“我明白了。你們放心好了,我一定會照顧好自己的。”錢小英說道。
說話間,錢衛朝和李墨青回來了。“三伯、三伯母,這是新民的小姨林秋茹”,錢小英連忙介紹道,“這是我的三伯錢衛朝,三伯母李墨青。”
“哎吆,幸會,幸會。小英結婚時,似乎見過面,不過,那時人多記不住。”錢衛朝熱情地說道。
“是啊,我們也很久沒見面了。聽說你們已經從部隊轉業回來了吧”秋茹問道。
“哎,我們上個星期已經調回來了,我現在浦東新區工作,我愛人現在還在部隊。等我落實好后,她也要轉業了。”錢衛朝說道。
“回來好啊,部隊要比地方辛苦,再說,年齡大了,總歸要葉落歸根的,你是海軍吧。”林秋茹說道。
“是啊,我們都是海軍,在青島基地工作。”錢衛朝說道。
“秋茹阿姨,我三伯以前當過艦長,他的父親也是軍人,在抗美援朝中犧牲了。”錢小英說道。
“哎吆,是志愿軍家屬。我姑姑的一個朋友也是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負傷了。現也住在上海。”林秋茹說道。
“奧,叫什么名字。什么時候負傷的。”錢衛朝眼睛一亮。
“好像姓顧,原名叫羅偉民,是在52年元山戰役中負傷的。”林秋茹說道。
“啊,我父親叫李智浩,也是在52年元山戰役中犧牲的。這太
巧了,我正好在收集我父親在朝鮮戰場的資料,這位老先生可能對我有用啊。他現在住在哪里啊。”錢衛朝說道。
“他現在有七八十歲了,住在莘莊,腿受過傷,不太好走路。”林秋茹說道。
“奧,明白了。有機會認識認識。”錢衛朝說道。
“三伯啊,你在浦東新區工作,將來我們二姐,就是小英婆婆可能有事要麻煩你。她一直想在浦東辦一所醫院,救治青少年自閉癥患者。”林秋茹說道。
“那好啊,到時,我們一起努力幫忙。”錢衛朝說道。
轉眼到了初秋了。新學期開學以后,王麗雅到閘北區實驗小學上課了。新生一年級,非常興奮,而且學習認真。王燿興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從遵義路開車送麗雅到大寧街道,比較辛苦。袁來娣夫婦倆請了靈石路百姓裝潢公司裝修隊,進行裝修。經常要去檢查進度,也比較辛苦。但是,尋找李樹琴的工作并沒有停止。她心里的疙瘩沒有解開,但又蒙上了新的陰影。
她和王林多次去了打浦路打聽皮草行,還去了孫國鑫的錢郵幣市場和泰康路上的田子坊。走遍了幾十家咖啡館、藝術店、小吃店和雕刻、繪畫、篆刻工作室,似乎沒有叫李樹琴的。只打聽到一家東北人開的在泰康路上有一家叫“獵人”皮草行的,老板是女的姓楊,店面裝潢的很有氣派。買的皮草質地很好,價格倒不便宜,檔次也很高,不像是李樹琴能經營的。看來,一時要找到李樹琴是比較難的。不過,郭秋生和陳遇春都說,有人在打浦路這一帶,見到過李樹琴,想必她一定是在這一帶工作或是生活過。這也好辦,即使她想為兒子討個說法,或者是要補償,她還會來找王家的,反正解決的辦法已基本確定,只能是經濟補償,底線是50萬,不能再突破了。袁來娣也很關心媳婦倪慧嬌。倪慧嬌從醫院回來,休息了三天以后,就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