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來娣在心里暗暗責怪起來。當時一聽對方是比自己兒子年齡大,且又是東北人,馬上就予以回絕;而沒有給予兒子機會,來傾聽兒子的解釋和辯解,也沒有很好的聽聽兒子的傾訴。看來自己也是存在一定的問題,至少是純粹家長制、一言堂,沒有尊重兒子的感情,尊重兒子的感受,更沒有尊重人權意識。
另外,自己內心最內疚的是李樹琴是高齡懷孕,竟然生下孩子。至今還是獨身,單親撫養孩子長大,的確非常不易;自己也當過母親,自己的孩子生病,自己做母親的是何等的焦急、何等的難受。反過來,人家也是做母親的,要一個人把孩子拉扯大,也是何等的不易,何等的辛苦,何等的艱難。
或許人家是真心喜歡耀興,至今是單身,而自己之因為草率、魯莽,簡單粗暴的干涉了兒子與人家的幸福。而從某種意義上說,也間接的破壞了孩子和家庭的幸福。因為孩子打從小就沒了父親,缺乏家庭的溫暖。單親孩子的性格往往比較孤僻,對身心健康不利,成長受損,自己理應或許是罪魁禍首,而且竟然是個男孩。
這次汶川地震,自己明白了很多道理。人活著,最最幸福的就是家庭的溫暖和親人們的和睦相處,而自己間接的隔斷了這個無辜孩子的家庭幸福,也阻隔了父子之間的情感,自己是錯的。汶川地震,是天災阻隔親人們的情感,而自己是人為的阻隔親人和無辜孩子之間的情感。按照婆婆信仰佛教的說法,自己是有業障的,是有悖人倫道德的,應該是要下地獄的。那么,自己該如何辦呢?這么多天來,自己心里一直在思考,卻遲遲想不出好的辦法,以至于經常心不在焉,而要常常出錯,招來婆婆的白眼了。病根原來在這里!
婆婆已經好幾次提醒來娣了,“燒飯、炒菜要上心,注意力要集中,否則,油鍋著火不得了了;另外,出門也要思想集中,否則,出車禍,被車撞了,就麻煩了,大家都要吃苦。”六十多歲的人了,還要被婆婆數落,想想很窩囊,但婆婆說的是有道理的,自己的確是被鬼纏身了。如何來擺脫眼前的困境,打開心結,袁來娣感到有些迷茫。
由于,自己在里弄里太強勢,幾乎沒有知心朋友和她交往,能說上話的原來住在樓上的秦老師,已經走了。還有就是她的兒子陳遇春了。但遇春不經常來;再說,這是兒女私情與他說能行嗎?另一個能說得上的是李素珍,但她由于跟婆婆的關系很鐵,萬一說漏了嘴,讓婆婆知道了怎么辦?再有唯一的就是耀興的大伯了,但是因為房子的事情得罪了他。清明來了一下,什么也沒說,又回去了,至今沒露頭,看來也不行了。看來沒戲唱了。俗話說,山不轉水轉,有一個人恰恰救了她!那就是......
袁來娣是五十年代初期的高中生。畢業以后,由于父親過世,家庭經濟條件發生困難,便中斷了學業,參加了工作。到楊樹浦棉紡織廠工作,當了一名擋車工。一人要管二十幾部機器,斷線打結,來回穿梭,還要保養機器,的確很辛苦。不過,她原來是新中中學田徑隊的隊員,長年練習長跑,身體素質較好,且飯量很大,經常吃不飽,并且,脾氣倔強、性格豪爽,不像南方人,倒挺像北方人。
那時班上有個男生很喜歡袁來娣。經常在袁來娣的抽屜里塞面包,有時還夾著電影票,課后還偷偷約袁來娣逛馬路。那個年代是學雷鋒、重家庭成份的年代。工人階級領導一切,農民伯伯是同盟軍。那個男生家庭出身是小業主,家里開過“胭脂店”(相當于現在的小商品似的雜貨鋪),故父母不同意他們交往。后來,袁來娣選擇工作,而那個男生考上大學,兩人中斷了聯系。
袁來娣與隔壁王福林的交往,是林紓芝撮合的,林紓芝是介紹人。王家是正宗的本地人,也是根正苗紅,家庭出身貧下中農。本人是公交車司機,正宗的工人階級。袁來娣不算漂亮,但曲線明顯,人很豐滿,身體素質好,且很會做家務,袁家的實際當家人。買、汏、燒,一人承包。而且袁家是人口大家,五姐妹,吃穿用都由袁來娣操心。父母身體不好,甩手掌柜。陸阿香本人就是農村的婦女出身,看在眼里,記在心頭,自然非常喜歡袁來娣。林紓孜芝一提起后,陸阿香馬上應諾,倒是袁來娣猶豫了一陣子。
王福林也是高中畢業,到公交公司當一名司機,是街道勞動工資組安排的。本人出身好,又是高中生,到了公司就參加培訓。分配在14路電車,開打虎山路至東興橋路終點站。本人性格內向、沉穩、和氣,不斤斤計較,與同事、工友的關系較好。袁來娣對王福林唯一不太滿意的地方,就是王福林太老實、耿直、不圓滑,有時木訥,缺乏主見,與人打交道比較吃虧。
但是,袁來娣的母親吳文馨是比較喜歡王福林的。因為王福林的性格正好與袁來娣互補。如果兩人都很強勢,那這個家就不能和諧。再說,王福林比女兒來娣弱,那對女兒來娣有利,比女兒來娣強,就麻煩了。另外,王家出身成份好,家庭雖然不富裕,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嫁在隔壁,可以繼續照顧家庭弟弟妹妹,還可以貼補家庭。雖然木訥,但王福林對吳文馨很孝順。公交公司有時發一點福利品,他都要拿給吳文馨一點,平常總要買些水果、糖果之類給袁家的弟弟妹妹。所以,袁家的兄弟姐妹都比較喜歡王福林。“三反、五反”運動剛開始,袁來娣的父親袁振平即患腦液血就過世了。母親吳文馨決定將女兒嫁到王家,怕錯過了這樁婚事,將來女兒嫁到遠處去。
“三反五反”運動主要是反貪污、反浪費、反盜竊,與父親沒有關系,但父親突然去世,使得袁來娣無法接受。但為了承擔家庭負擔,也為了更好地便于照顧母親和弟妹,袁來娣只得無奈接受這樁婚姻。婚后,王福林完全順從妻子的安排,經濟全部上交。自己只拿點零用錢,且沒有不良嗜好,兩人感情還算和睦。袁來娣認為,結婚的目的,也是為了養兒育女,生活幸福,居家安康。既然生活比較安定,日子也比較順當,自己也就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了。袁來娣雖然比較強勢,但是進了王家門,自然對婆婆陸阿香,還算是中規中矩,比較聽話。婆媳之間沒有太大的隔閡。王燿興生下來后,陸阿香非常寶貝。一方面,王福林是小兒子,比較聽話;二來本來就喜歡小兒子。自然對孫子王燿興格外疼愛、也非常寵愛;無形之中也養成了王燿興的嬌氣、傲氣,穿衣要名牌、吃飯要高檔,使得袁來娣心里覺得不快。與婆婆的關系微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