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朝啊,你講的是對的。我還有個夢想,就是我們在動遷以前,把蘇明秀、陳月仙和我們三家好好溝通一下,最好能恢復過去的關系,動遷以后能夠得到發揚。三家都有家風,就是對傳統文化的最好繼承,也是我們社區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李素珍說道。
“姆媽,你講的太對了,家風家譜不僅僅是個體的家庭倫理道德問題,實際上也是整個社會傳統文化的承繼問題。我們每個家庭都把家風懿德搞好了,精神面貌就好了,社會也會穩定了。所以劍勇的改姓改名問題,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問題,還涉及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孩子,將來如何歸譜的問題。現在都亂了,不規范了,都與家譜不靠譜了。媽媽,時間也不早了,你早點兒休息吧。”錢衛朝說道。
“衛朝,我這里有2000元錢,我也不知道買什么好。這些錢不多,你就拿過去給你媽吧,表達一下我的心意。不管怎么說,她過去畢竟是我的弟媳婦,還是我介紹她認識余長慶的,而且還是我讓她改嫁的。”李素珍說道。
“媽,這多不好意思啊,我們已經準備了,這錢還是你留著花吧。”錢衛朝說道。
“衛朝啊,你們是你們的,我是我的,兩碼事,你就拿著吧,別客氣了。”李素珍說道。
錢衛朝夫婦下樓休息時,李素珍看了看墻上的掛鐘,離九點還有十五分鐘,她馬上到了二樓,囑咐小英早點兒休息,然后到了二樓的閣樓找到了小保姆小毛,囑咐她明天的菜肴。如,錢衛朝喜歡吃肉、墨青喜歡吃魚、小英要新鮮蔬菜等等。然后,徑直到了居委會,與值班的兩個聯防隊員一起,手拿著喇叭,敲著鈴,開始吆喝起來。
“居民同志們,晚上要關好門,防止火燭小心,要防盜、防竊、防小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已經堅持了半個世紀了。雖然已有七、八年不當治保主任了,但每天一到時間,李素珍總要和聯防隊員一起上街吆喝。動遷以后,馬上也要交班了,李素珍的心里有些空落。
已經十點多了。正泰安一片寂靜。路燈稀疏,人影蹤無。往常或許還有人拉家常,現在是動遷凍結戶口,人煙逐漸減少了。到了今年年底,或許就再也沒人影了。蘇河灣石庫門的歷史就要永遠消失了。
李素珍出了門后,錢小英梳洗后上了床,但一時睡不著。那天她跟著奶奶下樓去開門,竟然是衛朝伯伯和墨青伯母回來了,正是出乎意料之外。在她的印象中,衛朝伯伯是非常受家人尊重的,和藹可親。且對家人熱情,關愛備至。爸爸媽媽一提起衛朝伯伯和墨青伯母總是嘖嘖稱贊。在她的記憶中,只見到衛朝伯伯兩次。一次是自己小學畢業,馬上就要進入中學的那個暑假,衛朝伯伯正好出差到吳淞口,順便看望奶奶,那時的衛朝伯伯非常帥氣、威武。從青島帶來的大蘋果又脆又甜。第二次見到衛朝伯伯和墨青伯母是在自己結婚典禮上。他們送來一對珍珠耳環和一條珍珠項鏈,晶瑩靚麗、玲瓏剔透。這次該是第三次了。正想著的時候,奶奶回來了。
回到家后的李素珍雖然躺在床上,思緒仍然停留在蘇河灣周邊的黑黝黝弄堂口,偶爾傳來小火輪的鳴笛聲。
李素珍也睡不著。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男人,竟然都先離她而去,這是她做夢也想不到的。她覺得人生是曲折的,曲折的人生才有珍惜感。不過,自己的人生也未免太悲慘了。早年傷弟、中年傷夫、晚年傷子,自己都碰上了,也算自己倒霉了。弟弟李智浩走得時候,她覺得傷了胳膊,施展不開了;錢志明走了后,她覺得傷了腰,站不起來了;兒子衛民走了后,她覺得傷了心,一切都覺得活得沒意義了。她躺在床上整整三個月沒出門,思想不開,情緒無法解脫。但是有一天,住在92號的秦文英老師的兒子陳遇春前來看她的時候,李素珍豁然開悟了......
住在正泰安92號的秦文英老師也非常曲折。與隔壁的陳月仙兩人關系很好,早年秦老師也進過春暉女校讀書。據說,何香凝就是春暉中學讀書的。知書識禮,擅長女紅,又會裁剪衣服。嫁給了上海誠孚信托公司的襄理陳章明,五十年代支援大西北,收到平反證書的那天晚上,激動而突發腦溢血而過世了。母親因悲傷過度,不久也就離世了。而妹妹也在母親去世后突發心藏病離開人世。短短五年內,連走了三個親人,對陳遇春打擊非常大。陳遇春自己也不順利。由于性格秉直,不善于阿諛奉承。得不到重用。
“遇春啊,碰到這么多困難,你是這么熬過來的?”李素珍問道。
“開始我也是絕望、灰心和無助,也整天躺在床上,從早到晚,望著天花板出神。但,人是動物,肚子餓了要吃飯、困了要睡覺、休息,不能生活在真空里,還需要工作,接觸社會。光睡覺、絕望、灰心,解決不了問題。你還要生存、活著,還要照顧好孩子和妻子一起活下去,否則父母親即使在天堂還是要為我們擔心。于是,我在睡了整整三天以后,想通了,也解脫了。”陳遇春說道。
“噯,遇春啊,你是怎么想通的,也怎么解脫的?”李素珍好奇地問道。
“我想,人活在世上,第一個應該解決的是生存的標準和價值取向問題。人要生存、生產和發展,必然要與這個自然界、人類社會作斗爭,有斗爭、矛盾和困難,就會有弱肉強食、兩級分化。其次,人受自然條件、社會環境、文化教育以及本身的天賦不同,必然會有腦力與體力、文化與教育、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差別。有差別就會有不同的價值取向。因而,人的生存標準和夢想就要符合實際。夢想高了,就會好高騖遠;夢想缺失,人也會變得沒有方向;夢想虛幻,也會得不償失,落寞彷徨,所以,夢想是要量力而行。”
陳遇春停頓了一下,喝了口水,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