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后,李一亭不敢向北亭其它人泄漏這些事。
這畢竟是家事,而且大伯有過囑托,不可對任何人透露,李一亭為了穩妥起見,在確定與案情有關前,他是不會大意的。
這就是李一亭的過人之處。
自從李起泗將魚腸劍的秘密告訴李一亭后,他忽然有個大膽的想法,難道李村發生的兇殺案與魚腸劍有關?雖然從目前掌握的線索來看,關聯并不太大,但顯然不能排除某些另有企圖的人,為了得到魚腸劍而殺人。
他無法想像如果魚腸劍流入黑市,將會價值幾何,那個數字將足以讓天下大多數人為之瘋狂!
作為一個老刑警,他絕不會輕信人之初性本善這種鬼話。
就在他暗中展開調查之時,北亭的眾人也沒有閑著,很有默契地各自分工開展偵查工作。其中屬曠梭最為焦急,他本想在落水村搜索物證,但始終沒有收獲,幾經猶豫才把搜索范圍擴展到整個落水村,但這樣一來,可謂舉步維艱,工作量之大,完全出乎他的想象:試想,要對幾千人的行蹤和著裝進行比對,且這些人還不能召集到一起公開進行,難度可想而知,其中還有很大的運氣成分。這自然把他逼入絕境,但壓力越大潛力越大,今天他居然當真發現目標了,他簡直欣喜若狂。
但當這個人大搖大擺從他面前走過時,他又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所以,他只能悄悄地尾隨著這個人反復確認,直到對方猛地反應過來,也瞬間認出了他,這下曠梭沒法再偽裝了,只好海闊天空胡扯幾句后,便匆匆忙忙找陳天宇匯報去了。
聽到曠梭的報告,北亭皆驚!
那粒在陷阱中發現的紐扣竟然會是他的?!
曠梭信誓旦旦地說:整個落水村,只有這個人才擁有完全相同的紐扣,不會錯。
-------------------------------------------------------------------
大年初六,新年的第一個集市。
自從李福齊成為魚腸劍守護人后,深感壓力巨大,無時無刻都感覺背后似乎有雙滿懷惡意的眼睛偷偷地窺視著自己,只等著他稍有疏忽大意,便伺機下手搶奪。這種恐懼感如影隨形,讓他分外憔悴,雖然他是村支書,但還真沒經歷過這樣的陣仗。
現在,他的知識反而成為了一種負擔:真的魚腸劍換算成市場價格,保不齊得上億,想到這個天文數字,見過些世面的他就不寒而栗。可祖祠里的劍會是真的嗎?失蹤了幾千年的文物會這么隨意地存放在小小的李村?簡直匪夷所思!他記得,大伯也只是稱它為鳶尾啊,農村人經常顛倒黑白,把一些貴重器物當作垃圾,卻把一些普通之物尊為圖騰。
所謂的鎮村之寶會不會也是這種情況?那自己一個堂堂的知識分子豈不落人笑柄?還整天提心吊膽,到底值不值當?
他也曾經委婉地向秋西打聽過,現在技術上對于年代久遠的青銅器是如何鑒定的,需要走些怎樣的流程才能甄別真假,秋西半天也說不上來,他根本沒什么經驗,不過他的一句話倒是提醒了李福齊,這種事或許只有懂行的老一輩才能清楚。
但讓他再去問大伯李起泗,他也是絕對不敢開口的。
好幾次,他都想找個人來傾訴自己內心的苦悶,但如此機密大事,卻只能爛在自己肚子里,再加上他幾乎沒有在世的親人,更是倍感煎熬。這不,他正茫然地走在集市中,迎面便遇到了二伯李起淮。
傾訴的欲望更加強烈!
從小到大,他和李一亭的父親關系最為融洽,李一亭不在家的這些年,李起淮更是把他當作自己親兒子般看待,但凡有些什么難事,總是第一個想到他,想到這些,李福齊忍不住鼻頭一酸。
他猛然想起,李村除了大伯,還就二伯李起淮年輕時對古董有些研究了。何況大伯二伯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側面打聽打聽應該是不妨事的,他為自己的忐忑找了個最好的借口。
“怎么了,福齊?”李起淮先發現了李福齊的神情恍惚。
“呃……”李福齊欲言又止,“我沒事,二伯。”他言不由衷。
李起淮笑了笑,李福齊的反常舉動哪能逃過他的眼睛。
“有事還瞞著我呀?”他頓了頓,“來,吃個燒餅……”他從手里的菜籃子里拿出一個熱騰騰的燒餅,遞給李福齊。
李福齊沒有說話,默默接過,當他把香噴噴、軟乎乎的燒餅放入口中的時候,眼眶不由自主地紅了紅,眼淚差點掉落下來。
“你這孩子,心思重。”李起淮不由心疼,“跟二伯一起走走吧。”
“好。”李福齊沒有拒絕,他跟著李起淮一起慢慢往前走。
李起淮想了想,便領著李福齊往集市外圍走,他想找一個僻靜的所在,好好和福齊談一談,他知道福齊作為村支書,發生這么多事,心理壓力肯定是巨大的,平時只是故作鎮定而已。
兩人來到一座石橋上,離集市已有相當遠的距離,幾乎沒有閑人走動,確實是個說話的好地方。
石橋年代久遠,放眼望去滿目瘡痍,青苔斑駁,橋欄也到處有坍塌的跡象,顯然工程質量并不是很過硬,已屬危橋了。橋下是牧圖村唯一的河流,沒有名字,我們姑且叫它牧圖河吧,牧圖河并不深,水流最為平緩之處也僅兩三米,但如同大多數山區的河流般,河中怪石嶙峋,許多地方水流湍急。
聽著橋下嘩嘩的流水,李起淮自顧摸出支煙點上,他在思考如何開解這個心事重重的侄兒。
“二伯……”李福齊輕輕呼喚著。
“嗯。”李起淮目光望向遠處,“村里發生這么多事,你的心里頭不輕松吧?”
李福齊點點頭:“我剛剛上任不到一年,村里就接連發生了盜竊案,兇殺案,全都是我的責任,我對落水村太不了解了。”
李起淮見他自責,轉身拍拍侄兒的肩膀,寬慰道:“年輕人遇事莫要慌張。落水村雖小,但魚龍混雜,遠沒有你想得那么簡單。你還記得吧,當年你放棄城里的工作,一心回鄉報效之時,我就曾提醒過你,落水村的村支書雖然官職不大,卻是件相當艱巨的工作。這些年來,你在外頭生活、學習,對村里情況不了解也是正常,少年意氣也能理解。”
“咱們這個村啊,歪風邪氣不少。人人好賭,個個擅偷,家家嗜酒。真要按照遵紀守法來講,恐怕全都得蹲班房去。前些年頭還好,城里人接觸得不多,大家也就是小打小鬧,都說小賭娛情、小偷爭利、小飲舒心嘛。可年景變了……你想啊,現在紅豆杉多值錢?平時我們看不上眼的瓶瓶罐罐多值錢?我還聽說,那些隨手亂丟的銅錢呀,毛票呀,光洋呀,都能賣出個好價錢呢,你說人的心,能不變嗎?難呢。”李起淮頗為感慨。
李福齊感同身受地點點頭:“只怪我太年輕,從小在這里長大,習以為常,沒太把這些事放在心上。”
“唉,也不敢這樣講。你這孩子從小重情義,確是難得,換個別人誰能主動回咱們村里來。二伯也不是老糊涂,你這是為咱全村老百姓著想啊,盼著鄉里鄉親的,能有個好光景。這份心二伯明白!”李起淮是過來人,他能看不透嗎。
李福齊的眼淚奪眶而出,這里沒有人,他也就不想再勉強克制了。
他哽咽地說:“二伯,您說得對……可有幾個人能明白呢?”
李起淮嘆了一口氣,狠狠地吸了一口煙:“孩子,你放心吧,總會有人明白的,別氣餒。老話講得好,人在做,天在看,善惡終有報……”
“其實有件事,我一直憋在心里……”李福齊悄悄地抹了一下眼角,恢復了往常的堅強。
“你說,我知道的話,不會瞞你。”李起淮道。
李福齊緩緩地說:“二伯,我想知道,我爸媽到底是怎么死的?”
李起淮虎軀一震,他想不到福齊居然是在糾結這個事:“呃……”
“這,說來話長……”他有些猶豫。
李福齊一臉迫切:“我知道事情復雜,但這么多年一直壓在心里,讓我寢食難安,作為兒女,我理應知情才對。”
“當然……當然。”李起淮仍舊躊躇,“也不是我們這些長輩刻意隱瞞,只是你年紀尚輕,有些事……怕鉆了牛角尖呢。我何嘗不想坦言相告啊,可……”
李福齊毅然搖搖頭:“換做前幾天,我也不會提起這件事,可現在不同了,大伯已經明確讓我接任族長,那我就有必要弄清楚這件事的前因后果。”
“啊?!……”李起淮深感詫異,“竟然有這種事,大哥為什么會突然卸任了?他也沒知會我呀。”他有些不敢相信。
“大伯的想法我不敢妄自猜測,但確是事實。”李福齊沒有提起李一亭在場,畢竟李起淮是他的父親。
李起淮愣怔了片刻,半天才說:“大哥做事,向來出人意表。”
他想了想:“福齊,其實你的父親母親,都是自然亡故的,也沒什么不能說的。只是……他們,他們得了種不好說出口的絕癥……”
李福齊打斷了他的話:“到底是什么絕癥,竟然都不能說?”
“就是不太清楚嘛……”李起淮欲言又止,顧慮重重,“咱們鄉下人,哪懂那么多怪病……你說是不是?”
李福齊執著地道:“現在醫學這么發達,就算是癌癥什么的,也不算稀奇事了。各位叔伯兄弟從小瞞著我,難道有什么見不得人的秘密?”
“福齊,你怎么會這樣想?”李起淮大驚失色。
李福齊的臉色突然變得很難看,甚至有些蒼白,這與平時判若兩人。
“我想不出更好的答案,所以難免這樣揣測。”
李起淮呆若木雞,李福齊卻繼續冷冷地道:“這么多年,我甚至一直懷疑,是不是有人暗地里加害了他們,所以你們才有意瞞著我。”
“福齊,這……這……”李起淮嘴唇哆嗦,言語都不連貫了。
“這都是聽誰說的,是不是有人在背后嚼舌根,胡說八道呢……”李起淮有些慌張,“村里這些老頭老太,沒事凈是瞎傳,你可不能信。”
“我只相信真相。二伯,你倒是把真相告訴我啊,我也不是小孩了。”李福齊異常執著。
“真……相?”李起淮倒吸一口涼氣,卻沒有作聲。
兩人就這樣凝固般站立在橋邊,氣氛顯得非常尷尬,李福齊倒是神情淡漠,李起淮的頭上卻冒出了冷汗。
他無意識地在手里使了一把勁,推了推橋柱子,橋柱子似乎經不起多大力,竟然晃了晃,李起淮卻渾然不覺。
恰好,李福齊又催促道:“二伯,你倒是說話呀!”
李起淮條件反射般一驚,手上的力道又不自覺加了幾分,倏地,看似堅固的橋柱子突然朝外傾倒,墜落河中!
而李起淮突然失去支撐,身體也順勢前倒,眼看就要跟著橋柱子飛出石橋。
事起突然,等李福齊反應過來,李起淮已經兩腳離地,李福齊連忙伸手去拉二伯,哪曾想,當他的手觸到李起淮后背的時候,力道意外地由拉變成了推,更加速了李起淮的墜落速度。
“……二伯!二伯!”李福齊雙目崩裂、失聲喊叫,近乎抓狂。
“嗙”李起淮的身子如同斷線的風箏般落入牧圖河中,很快被卷入湍急的溪流中,消失不見。
-------------------------------------------------------------------
“李福齊?!”李一亭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呢喃道:“不可能,不可能。”
曠梭神情冷峻,嚴肅異常:“不會錯的,我在落水村整整走訪了三天,直到在觀音廟前偶遇李福齊,才發現了同樣的紐扣。我也生怕看錯,反復確認才敢回來通知你們的。”
“難道你們不信我?”曠梭有些生氣。
陳天宇見狀拍拍他的肩膀:“你是火眼金睛,當然不會弄錯。”他頓了頓,“一亭只是暫時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
他又轉頭安慰李一亭:“一亭,你先別急,一粒紐扣還不能證實什么,咱們還得從長計議才行。”
劉紫辰也有些不忍:“一亭,天宇說得對,咱們可不能冤枉了誰。”
“怎么會這樣,怎么會這樣?”李一亭不為所動,他知道在兇案現場出現的證據代表什么,所以痛苦地蹲在地上,“怎么會是福齊的紐扣,出現在兇案現場,福齊,你到底做了什么?”
眾人面面相覷,不知如何開解。
最后還是沈明月突發奇想:“我記得你爸爸說過,大年三十那天,李福齊曾經帶著人去找尋你五叔,會不會是他在尋人的時候,不小心掉落的?”這話她自己都有些不信,但她一向口直心快,也就沒想那么多。
萬永坤附和道:“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扯什么蛋!”李一亭突然站了起來,他的眼里射出一道凌厲的電光,“別忘了,你們是吃公糧的執法人員,能不能動動腦子。”
萬永坤尷尬地撓撓頭,確實,這個推論怎么也說不通,倘若李福齊真的是不小心把扣子掉落在現場,那他定然發現了五叔的尸體,他怎么選擇不說?
沈明月卻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
“好了。”李一亭恢復了冷靜,“四哥說得對,一粒扣子確實說明不了任何事,更不能作為核心證據。”
他接著說:“我們現在就去找福齊,看看他怎么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