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之中,皇帝聽到外面的消息之后,震怒,“老三簡直是胡鬧!”景明乾還沒有正妃,他喜歡什么女子皇帝也管不著,但是他對一個身份低微的下仆這般用心,皇帝不能不管。他決不允許自己的兒子被用心不明的女子所哄騙。
景明乾是他最為優秀、最喜愛的兒子,他不允許一個配不上他的女子留在兒子的身邊。
“去,把三皇子給我叫進宮來。”
等到景明乾進宮,已是一個時辰之后了。皇帝的怒氣也因為時間,平息了不少。
“兒臣參見父皇。”景明乾恭敬的跪在皇帝面前。
“起來吧。”皇帝百感交集的看著面前的兒子,二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奶包子已經長成了玉樹臨風的美男子,一身明紫錦袍顯得他容貌昳麗、器宇軒昂。若不是當年柳家勢大,景明乾又體弱,極其容易生病,他也不會在群臣的逼迫之下立了景巽為太子。
雖然手心手背都是肉,可皇帝總是忍不住多偏疼景明乾多一些。南宮皇后是他這輩子唯一愛過的女子,即使后來他們之間誤會重重,可他對南宮皇后的感情從未變過。
如果不是因為賭氣,忽視了南宮皇后幾年,肆意寵幸后宮之中的其他妃嬪,她也不會年紀輕輕便香消玉殞,每每想起,他就悔不當初。
可斯人已逝,他無論做什么都無法再彌補,就將這份心意落在了景明乾的身上。
“老三,如今你也出了孝期,是該立正妃的時候了。”皇帝將目光落在景明乾的身上,話中別有所指。
“你可有心儀的貴女?”皇帝特意加重了貴女二字,他要讓景明乾明白,能夠配得他的,只有大家族中精心嬌養出來的大家閨秀,才能夠配得上三皇子正妃的位置。
景明乾知道皇帝這話只不過是在試探他,他對殷久的特別早就傳得整個帝都沸沸揚揚,皇帝不可能沒有耳聞。
如果他堅持要與殷久在一起,那么必不可免的會惹惱皇帝。失了圣心,即使他還是皇子身份,也討不了好,更何況還有虎視眈眈,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柳貴妃母子,聰明一點的人都知道該如何選擇。
聽從皇帝的安排,娶一個身份相稱的世家貴女為正妃,等到正妃生下嫡子,再將心儀的姑娘接入府中,給一個側妃夫人的身份,豈不是皆大歡喜?
只是景明乾卻不愿這樣,他從小就見多了母后的落寞孤獨,母儀天下又如何?最后得到的不過是虛幻的榮耀和滿身傷痕。
他只是一個皇子,最多不過做一個閑散王爺,他不需要顯赫的妻族幫助,只想有一個自己心儀的女子相攜到老。
再說,殷久本身,就是他最大的助力。
“兒臣有喜歡的人了。”景明乾低垂著頭,回答道。
皇帝的眼神一下子就變了,變得犀利充滿探究,他了解自己的兒子,即將從兒子口中聽到的話絕對不是自己想要聽的。
“我不同意。”不等景明乾說出是誰,皇帝直接了當的拒絕了。
“父皇!”景明乾料到會有阻力卻沒有想到皇帝的態度如此強硬。
“不必多說了,朕意已決。”
看著景明乾黯淡下去的神色,皇帝嘆了一口氣,到底是自己的疼愛的兒子,于是他用一種緩和的語氣接著說:“你還年輕,不懂這其中的彎彎繞繞,朕也不逼你,給你一年的時間,若是你還沒有找到身份相稱的女子,那就別怪朕為你指親了。”
景明乾應了,他也知此事不能操之過急,皇帝現在的讓步已經難能可貴。他近日的確動作有些大,又被有心人大肆宣揚了一番才會落入皇帝耳中。
如今的局面對他有利有也弊。
別有用心之人巴不得看到景明乾惹怒皇帝,失了圣心。
遺憾的是,皇帝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又讓觀望此事的人重新認識了皇帝對景明乾的縱容與寵愛。其中不少家中有適齡女兒的人家都開始蠢蠢欲動,皇子正妃,于任何一家來說都是無上的榮耀。一時間,景明乾成為了帝都之中炙手可熱的佳婿人選。
“父皇,兒臣有事請奏。”說完了關于傳言的事,皇帝必不可免的問到了景明乾這一次去平亂發生的事情。雖然之前在朝會之上景明乾已經上了折子,稟告皇帝此次平亂的經過。皇帝雷霆震怒,斬了一大堆貪墨的官員,一時間讓朝中人人自危,風氣而已正了不少。
只是那都是朝事,作為一個父親,皇帝還是關心自己的兒子,在途中有沒有危險,有沒有受苦。
景明乾干脆就借這個時機,給殷久和軍營中一眾軍醫請賞。此次瘟疫控制得及時,沒有親眼所見之人體會不到瘟疫的可怕。
皇帝也沒有太放在心上,不過病死了百余人,這點人數,在戰爭之中不值一提,才讓所有人都忽視了還有瘟疫這么一樁事情。
“說。”
“兒子懇請父皇封賞在對抗瘟疫之中有功的一眾大夫。如果沒有他們舍生忘死,不顧自身的安危,恐怕叛亂也不能這么快平息,更甚者還會危及到南疆的百姓。”景明乾將名單遞了上去,皇帝翻開一看,大多都是一些不認識的名字,想來是軍中的軍醫,至于他熟悉的太醫,都排在這份名單的最后。
太醫到的時候,瘟疫已經被控制住了,他們自然是撈不到太多的功勞,有景明乾盯著,就算是想要弄虛作假,將功勞往自己身上攬的人也不敢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