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間拓跋勇來過幾次,他已經知道赤炎國和青離國開戰的事,據他打聽得來,赤炎國的火焰軍已經殺到江流城下,玄武軍幾乎全軍覆滅,三萬大軍,由副將呼延灼率領著逃回江流城的,只剩下兩千多人,玄武軍赫赫有名的猛虎將軍軒轅龍戰更是當場戰死。
青離國上下舉國震動,已經將青龍軍軒轅影月將軍從東海調度過來,以解江流城之圍,百里氏也派出了風林火山四軍中的徐林軍加以支援。
霧隱聽到這些消息時,心中非常難過,鐵匠李也在此役中被殺,可是白穹廬呢?他能不能僥幸逃得一命?
雖然赤炎國的軍隊暫時占了上風,只因是偷襲建功,而且在玄武軍的殊死抵抗下,五萬大軍只剩下兩萬多人。若是公平交戰之下,百里風華的火焰軍是不是軒轅龍戰的玄武軍的對手,實在難說。所以難保青離國的大軍不會反敗為勝后,又打過江來。
霧隱私下里跟拓跋勇說過楊大夫給自己服食怪藥的事情,拓跋勇感到其中必有不妥的地方,他用元氣查探了霧隱的大竅穴,果然竅穴變得淤塞為實。
為了查明真相,兩人又來到楊大夫家,據四周的鄰居所說,楊大夫已經好多天都不見人影了,也就是他們過來看病的當夜,楊大夫就不知所蹤,再也沒有回來過。
可見楊大夫的離去,更是表明霧隱身上的古怪是他造成的,否則他何用心虛的逃走呢?
拓跋勇心中對霧隱充滿了歉意,若非他帶著霧隱來這里看病,也不會讓楊大夫實施這等卑鄙之事。可是他為何如此呢?當時剛見面的時候,還沒有什么異樣,事情出在他為霧隱把了脈之后,他的神色似乎就變了,只是自己當時沒有在意。自己莫名的睡著,恐怕就是他暗中做下的手段。
“唉,事已至此,如何是好呢?難道霧隱這孩子的一生,就這樣成為一個不能習武的廢人了嗎?”拓跋勇心中猛然一動,想起一個人來。
霧隱這天感到傷口全都痊愈,便向孫老太告辭。孫老太挽留不果,從屋里拿出一身新衣,看布料,正是用那天拓跋勇送來的一匹布做的。老太太在這短短幾日,竟然給他做出了一身衣服。霧隱換上新衣服試了試,大小正合適。
將養了這幾日,他蒼白的面孔也變得有了血色,再加上這身新衣服的映襯,看得拓跋勇都暗暗喝彩:“好一個精神的少年,只可惜……”
這善良的老婆婆叮囑他,有時間就回來看看她。霧隱含淚答應了,他背上孫老太為他準備的干糧,獨自一人向赤炎國的首都赤霞城走去,他推斷,償若姬隱要阻止戰爭,那么人必然到首都去。
剛出了孫老太的家門,拓跋勇就跟了出來,說道:“讓我送你一程吧。”
霧隱推辭不得,想到自己對這里畢竟不熟,有他帶路,那就方便的多了。
二人徒步向前走去,兩日后,來到一座大山腳下。
拓跋勇告訴霧隱,這山名摘星山,是赤炎國第三高的山,據說上到山頂的人,已經可以摘到星星了。可是因為從山腰開始,往上的地方越來越冷,山頂更是終日覆蓋著厚厚的冰雪,所以也沒有聽說過誰曾到達山頂過。
霧隱抬頭向上看去,山頂被云霧封鎖,生出自己的渺小之感。
拓跋勇帶著他向山中走去,霧隱說道:“我還有事,就不上去了,拓跋叔叔,咱們就此告辭。”
拓跋勇拉住他說道:“這座山上有一位道行高深的道長,人稱不爭道長,最是精通血脈竅穴之事,你身上發生了什么事,他或者能夠知道。”
霧隱點了點頭,他也想知道在自己身上發生了什么事,為什么辛辛苦苦修煉出來的竅穴全部被封閉,如果知道原因,或者能夠找出解決的辦法。誰會心甘情愿稱為一個廢人呢?
何況去找姬隱也不是什么著急的事,且不說找到他有多么渺茫,即使找到他以后,他愿不愿意見到自己還很難說,因為姬隱曾經要他隱瞞自己跟他學習血脈之事,就是不想讓人知道他和自己的關系。
霧隱跟著拓跋勇來到摘星山上,上山的路崎嶇不平,山路兩邊長滿了參天古樹。
二人來到山腰上的時候,已經到了晌午,山中樹木遮天蔽日,正午的陽光雖然猛烈,秋老虎的余威仍在,但山路上卻感到有些寒意。
霧隱沒有了竅穴元氣的加持,小小年紀的他走到這里,腳板上都磨出了血泡,可為了弄清楊大夫在自己身上做了什么事,只能咬牙堅持向上爬。
好在終于到了。一座宏偉的道觀出現在眼前,道觀上有一塊巨大的匾額,匾額上寫著“太乙真觀”四個字,有幾名道士出入其中。
霧隱本來累得氣喘吁吁,可是見到這個道觀,不知從哪里生出一股氣力,加快腳步向前走去,剛要拐到道觀門前,就被拓跋勇拉住。
霧隱問道:“怎么?不是去找不爭道長嗎?”
拓跋勇說道:“沒錯,是去找不爭道長,可是我說的這個不爭道長,并不在這里啊。”
霧隱問道:“不在這里?”他四處查看,附近再沒有什么龐大的道觀建筑了。
拓跋勇說道:“你跟我來便是。”
兩人來到山后,又穿過一道山谷,來到一間茅屋前。這里雖然有小溪流水,茂林修竹,頗有幾分出塵之意,可是霧隱心中卻感到有些泄氣,此處無論從氣派上,還是從外表上,從沒法和剛才那座雄偉的道觀相提并論。
難道那道行高深的不爭道長便住在此處?所謂人有才,而形于外,在霧隱小小的心中,也存有這種世俗之念。
一位清逸脫俗的道人出現在茅屋后,手里還拿著一個鋤頭,鋤頭上還帶著泥土,像是剛從田里回來的農夫。霧隱見他年紀不大,真不相信他能有什么本事。
這道人見到拓跋勇帶了一個小孩過來,臉色有些不快,拓跋勇連忙走上前去,說道:“這小孩名叫霧隱,在他身上發生了非常奇怪的事,想請不爭道長看一下。”霧隱心道,此人果然就是不爭道長。
不爭道長點了點頭,放下鋤頭,又在小溪中洗了洗手,才來到霧隱身旁。
他看到霧隱臉上的神色,笑道:“你是不是看我年齡不大,有些懷疑我的本事?”
霧隱被他說中了心事,倒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不爭道長說道:“人們認為,如果勤于努力,本事是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加的,這話確實沒錯,我的本事也是這么來的,我今年已經七十三歲了。”
霧隱聽了嚇了一跳,他對著道長左瞧右看,怎么看怎么覺得此人不會超過三十七歲,說他是二十七歲,也沒什么問題,這七十三歲的年紀無論從哪個方面似乎都和他扯不上關系。不過他以前也聽說過,道法高深的人,最懂養生功夫,練到高深處,可以讓人返老還童,青春永駐,難道這位不爭道長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