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張奐、楊彪版的都是為你好
云中,成樂城(即拓拔之盛樂城),東漢定襄郡郡治,隨著匈奴滅亡而被廢棄,并入云中郡。
成樂城外出現一支龐大的軍營以及陸續不絕的車隊,大量的民夫跟士兵。
相比大營外的熱鬧,大營內中心一座軍帳內,張奐正依燈讀書,突然感到一道刺眼的光,隨即被陰影擋住。
張奐下意識用手擋住眼睛,好一會兒才努力睜開眼,費勁的朝帳門出看去,只見一個身材修長的高冠博領男子進來,隔老遠就聽到那人洪亮的聲音:“彪見過然明公。”
張奐聽到聲音,滿是滄桑的臉上露出笑容,手中的書籍一松,用爽朗的笑聲回道:“原來是文先,某說是誰這么大膽,敢在老夫讀書的時刻來。”
“打擾然明公的雅興,實在是彪的罪過。”
楊彪笑吟吟的道。
二人一陣寒暄,分賓主坐定。
楊彪是美稷令兼護匈奴中郎將長史,如今大戰在即,他應該在美稷坐鎮安撫匈奴才對,可現如今出現在這里,莫非美稷有變?
張奐正色道:“文先,緣何來此?莫非五原……”
楊彪聽完點頭,道:“然明公絕對想不到,五原大捷。”
“哦!”
張奐的眼睛猛然一亮,在他心里五原不大潰已是極限,沒想到竟會有大勝。
“究竟怎么回事?”
楊彪言簡意賅的道:“王五原求救朔方,王子凡率部救援,連戰連捷,王五原指揮有方,派麾下大將呂奉先聯合王子凡大破鮮卑,全殲數萬騎。”
楊彪的話雖少,張奐卻聽出不同的味道來。
“說實話。”
張奐亦懶得猜,直接問道。
楊彪這才一一道來。
張奐聽完直吸涼氣,三千精銳在外,還能靠數千騎大破數萬鮮卑胡騎,又得五原民心及匈奴之助。
張奐似乎能看到河套地區冉冉升起一大勢力,五原,乃至美稷將不復為朝廷所有。
一定要把這股勢力扼殺在搖籃里。
張奐突然爆發出無窮的殺氣,哪怕楊彪養氣功夫不錯,也不由為之色變,這才是縱橫沙場數十年不敗的宿將。
楊彪甚至為自己當初單身勸說張奐的舉動感到后悔,那真是愚蠢之舉,或者說張奐就在等自己,或者一個身份不低的去勸。
一可以為其揚名,讓其家族記著張奐的好,二則可以向朝廷待價而沽。
真不愧是老將。
楊彪腦子里想的,張奐不知,殺氣騰騰很快便被張奐收斂住,有些考校意味的道:“此乃大喜之事!”
楊彪正色道:“恐非朝廷之喜。”
“說來聽聽。”
張奐道。
楊彪沉吟一二,整理了下思路道:“今天下苦閹宦久矣!朝廷諸公素有除閹之心,三將出塞已打下契機,如今王智大勝鮮卑,雖無復竇伯度之勢,卻能為之茍延殘喘。閹宦于朝多一日,天下便多疲敝一分。”
張奐點頭,其實朝中不是沒有忠貞的大臣,只是皇帝年幼,常侍們把持皇帝,讓有心之人無法下手。
如今外戚宋氏又被王甫連根拔起,至于皇帝乃河間王后裔,本就是因孤苦無仃而立,外戚勢力可以說前所未有的衰弱。
如今靈帝成年,王甫又有戰敗之罪,可謂除掉閹宦一黨的最佳時機,如王智真的大勝,王甫便能借戰功茍延殘喘。
下次再想除之,便難了。
因此絕不能讓王智專美于前,是時候解決掉云中的鮮卑胡騎了。
“還有呢?”
張奐瞇著的眼睛睜開,眼球又重新陷入一片渾濁中。
楊彪深吸口氣,道:“說回朔方,王子凡手握重兵,又得民心,雖說其心向漢室,可其野心亦不小,若有一日登高一呼,河套不復為朝廷所有,亦是大患。”
“可有解決之道。”
“有。”
楊彪斬釘截鐵的道:“王玢之根基在朔方,其之威脅在于手握重兵,若將其調往他地,消耗其兵力,則不足為患也!”
張奐點頭:“文先真是王佐之才也!可汝想過沒有,若朝廷不同意,或王子凡不從呢?”
“朝廷諸公,自然要考慮影響,至于王子凡,彪以為其必會同意,不然不會派兵前來,更不會拿出家底支援五原。”
楊彪道。
張奐點頭,道:“朝廷諸公不愿同意,是因為他們不知王子凡兵馬戰力,若有朝一日邊境有驚,自會同意,至于王子凡嗎?兵力一少,戰功一多,自然會進入到朝廷諸公的眼中。”
張奐正跟楊彪說得起興,張猛氣鼓鼓的沖進大帳,欲直言發問。
可當他看到自己老子眼睛一瞇,氣勢頓消一半,又聽自己老子冷喝:“文先先生在此,汝怎能如此魯莽,還不向文先先生告罪。”
張猛氣勢一點也無,乖乖的向楊彪告罪。
楊彪忙還禮。
張奐這才平靜的道:“怒發沖冠,所謂何來?”
張猛支支吾吾的,不敢說話。
張奐怒哼一聲,一拍席案道:“支支吾吾,婦人之舉,說!”
張猛這才硬著頭皮,道:“阿耶!如今鮮卑人底細早被咱們摸得一清二楚,不過區區萬余騎,還有一部分雜胡,咱們有精銳萬騎,為何遲遲不戰?兄弟們,兄弟們都有些怨言了。”
“老夫看是你有怨言吧!”
張奐冷哼,張猛撇撇嘴不敢反駁。
張奐看到張猛那沒有出息的樣,暗忖:老夫英明一世,縱橫北境無敵,怎么養了這么個窩囊廢,道:“汝要戰,那便率部出營!”
“啊?”
張猛一愣,他之所以怒氣沖沖沖進軍帳,實在是被張奐的門生擠兌的失去理智,又被張奐積威駭住,一時間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父親說出的話。
張奐有些悲哀的看著張猛閉眼休息,張猛這下徹底摸不著頭腦,到底該怎么辦?
張猛偷偷看向楊彪,楊彪笑道:“叔威,中郎將已下軍令,還不領命?”
“喏!”
張猛這才反應過來,繼而大喜的出去,走之前還不忘給楊彪一個感謝的目光。
張奐看著兒子走出去的背影哭笑不得,對楊彪道:“老夫一生授徒三千,無人及文先一半,叔威三人若有文先十分之一,吾死而無憾矣!”
楊彪忙道:“張公謬贊,叔威兄文武雙全,伯英、文舒兄亦都是千里之才,張公何必自貶呢?”
張奐只笑不說話。
伯英,張芝字,草圣,官至九卿。
文舒,張旭字,亞圣,官至黃門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