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恩說道:“皇祖父,孫兒覺得大可不必如此,孫兒竟然已經把話說出來,就定然不會后悔!”
“扶風王,你可要考慮清楚!”裴世矩提醒道。
他話音剛落,那大殿之上的楊廣卻說道:“你等都無需多言!我看,就依照裴相公之言最好!”
楊廣的想法與眾人大不相同,他從剛才眾人的討論之中,已經隱約察覺到這白疊花的好處。
他倒是希望楊恩能夠把白疊布的價格降下去。
因為一般人都可以看出來,普通的麻布哪里趕得上這白疊布?
麻布太粗、太硬,就穿在身上的體感與保暖效果來講,麻布差得很遠。
而普通絹帛,雖然體感不錯,然而保暖作用同樣與這白疊布相差很多。
再者,絹帛是靠養蠶,這就多了一套復雜的程序;而這白疊花,是直接在土里面種植,相對來說更為便捷。
所以,這白疊布價格要是能夠降下來,那可就成為了國家的戰略物資,萬萬不可小視!
這時御史大夫、參與朝政裴蘊說道:“陛下,既然扶風王和虞相公要打賭,微臣愿意做個證人,請陛下允許!”
楊廣點點頭:“好!就依裴公!另外,京兆少尹李淵、戶部侍郎封德彝也一同參與!”
“遵旨!”
……
大興縣,顧老五家中。
大興縣就是后來的萬年縣,是大隋第一大縣。
顧家雖然未必是大隋首富,不過,肯定是京兆府首富,當然,皇帝除外。
楊恩家中雖然也有十幾萬貫家財,不過與顧老五比,還是有相當差距!
顧老五真名顧春,專門做絲綢生意,他家的作坊占了大通坊半個坊,家中織布機五百臺,紡紗機二百臺!
現在,顧春正帶著他作坊內最有經驗的管事與工匠,給楊恩等人匯報紡紗織布經驗。
楊恩是帶著謝俊、蔣鵬、韋挺三人來的,那韋挺是楊恩的大舅,二十五歲。
只見顧春的一名管事說道:“扶風王,這里主要是紡絲、麻。這白疊花也紡,不過很少,主要是收購來的帶籽白疊花,去籽很困難,全要靠人工選出來!
要是收購去籽的花,價格又要貴許多。還有,這白疊花與普通絨毛差不多,很短,用現在的腳踏三錠紡紗機,紡紗不太容易。一般也就紡一個錠而已,很慢。”
楊恩一聽,什么?手工去籽?
那當然很慢啊!
必須得采用機器,那東西用兩個輥子一碾壓,棉籽就自動出來了,哪里用得著人一個一個將棉籽手工摘出來?
只見他說道:“顧大商,其實我倒是有一個去籽的好方法,比單純用手摘取要方便不知多少倍,你們可以試一試!”
啊?顧老五和那個江管事一愣!
方便不知多少倍?
真有這樣的技術?
“還請扶風王不吝賜教!”顧老五道。
“其實很簡單,昨日來我已經畫了一個圖樣,你二人拿去看看,這東西我等已經在家中試過,非常好用!”楊恩道。
那二人滿臉激動的把那張草圖接了過去,一看,卻是兩個輥子,還有一個支架,看樣子是手搖的。
二人看了好半天沒搞懂!
顧老五又問道:“扶風王,不知如何操作?”
只見楊恩對旁邊的蔣鵬點點頭,示意他來講解。
于是蔣鵬站起身,對著那個圖樣給顧老五等二人講起來:
“顧兄,此物是如此使用的,這兩個輥子轉動方向相反。你只要把帶籽的白疊花放進去,那疊花自然被轉動的兩個輥子卷了進去,而白疊花籽由于太大,是過不去這輥子的……”
啊?那二人一聽,卻是如夢方醒!
沒想到居然如此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把這白疊花籽去掉了!
這個發明也太神奇了,誰想出來的?
“扶風王,莫非這替白疊花去籽的工具,是王爺發明的?”顧老五問道。
蔣鵬微笑著點點頭,說道:“當然,不然還有誰能發明這神奇之物?這東西你只要做他幾百個,多少籽都可以去掉!”
這時楊恩插話道:“其實,單單是做一個小的,一個人操作起來就很方便!
不過要想速度快,就得把這個輥子做長做大一些,旁邊增加一個料槽,讓人往里面批量加料,速度可以提高幾十倍的!”
原來,楊恩只做了一個簡單的軋棉機。這是一個人用右手搖,左手往那軋棉機里添加籽棉的小機器。
雖然這東西家庭用很方便,不過要作坊大規模加工,那就效率太低,不大方便。
如果在旁邊安放料槽,加長軋輥,一次可以轉進去幾十個籽棉,當然方便得多。
二人知道了這軋花機去籽的原理,再經過楊恩這一提醒后,瞬間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只見顧老五滿臉興奮的說道:“嗯!小人聽懂了王爺的意思!小人馬上安排人,制作這個軋花機來去籽!”
他說完之后,就對身旁的那江管事做了安排,那管事領命而去。
“走,去看看你的紡紗機!”楊恩站起身說道。
……
楊恩等人在顧老五的帶領之下,進入到他的紡紗作坊之內。
這里是一排平房,全部是黃土墻瓦房,比全國大多數百姓住的房子都要好很多。
屋里面紡紗的全部都是女人,年紀各不相同。
采用的紡紗機全部都是腳踏式,三個紗錠。
楊恩經過那顧老五介紹,已經知道,腳踏式三錠紡紗機在此時是最高級的紡紗機。
此前他沒有見過這東西實物,只是在電視上看過類似的紀錄片。
在華夏某些古老的村落,還保留著這種腳踏式三錠紡紗機的模型,有些老人也還會使用。
他駐足仔細看了看,心里不由得感嘆道:“華夏人民的確聰明無限,不經過幾百年上千年的發展,誰能想出如此精巧、先進的紡紗機來?”
這個紡紗機,是由雙腳踩住一根約三寸直徑的圓木,像踩自行車一樣不斷轉動右邊的一個大圓輥。
這是利用了凸輪原理,這點非常關鍵!
那大圓輥帶動皮帶,皮帶帶動三個紗錠旋轉,將絲、麻打成有捻的紗線。
為什么最多是三個紗錠呢?
因為,絲、麻等原料,必須要用左手拿著,并用大指母輕輕壓住。
這樣,一個人的一只手就剩下三個手指縫,那原料就從這三個手指縫溜出去,被繞成捻,在紗錠卷成紗線!
而右手還有用途,要隔一會兒用長棍子,把紗線纏繞到到紗錠的最右端,以做到均勻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