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萬歷外史

第四十三章 反客為主

萬歷外史 劍道塵心 3055 2018-08-06 10:30:00

  楊錚和胡喜子之前便看出來了,古常勇此次過來絕非單為了送紅利銀子。胡喜子這邊又不急需銀錢,早一點給還是晚一點給并不打緊。以兩家當下的合作關系,早不限于這些分潤。

  聽古常勇挑起了話頭,胡喜子便問道:“古掌柜,你那里出了什么事么?”

  古常勇道:“前些天我店中一個伙計因生了病,回家休養去了。今日我遣人去探望,才知道那伙計舉家去了外地,已經走了兩日。”

  胡喜子道:“這般連招呼都不打一個便走了,怕是別有用心啊!”

  古常勇苦笑道:“胡掌柜何必說得這么客氣。若不是起了異心,又怎會一家六七口人全部走掉。那伙計雖不是大匠人,手藝還算過得去。最早幾個‘楊古井’的打制,他可是都參與了的。”

  胡喜子道:“可報了官?”

  古常勇搖頭道:“報了也是無用啊!”

  國初時匠戶地位不高,所受盤剝遠甚于普通農戶,因而自洪武時起便屢有匠戶逃匿,并愈演愈甚。到了成化時,舊例難以為繼,朝廷便允許輪班匠(定期赴京服役)繳納匠班銀,住坐匠(定點長期服役)也可交銀代役,至嘉靖而成定制,軍匠亦漸循此例。由此匠戶們少了許多束縛,可以自由經營,日子才算好了起來。

  匠戶中善于經營者,生意往往做得不錯,工坊規模擴大后所雇的伙計也不限于匠戶。農戶因生計之類的原因,投身于匠戶的工坊掙份工錢,此際已是很普遍的現象。

  古記鐵鋪走掉的那個伙計便是個民籍農戶。那人從衙門開了路引,就此一走了之,古常勇也是無可奈何,便是報官都沒有適當的理由。雇工和學徒大不相同,約束依附關系弱了很多,細究起來,人家連近期的工錢都沒結,又能告什么呢。

  胡喜子聽了個中原由,嘆了口氣道:“確是難辦。”

  古常勇道:“好在工序改進之后,那家伙只負責中間環節,最關鍵的幾步并未參與其中。”

  了解到此事之后,他很是慶幸當初采納了楊錚的建議,采用了流水線打制法。跑掉的那個伙計雖然知道“楊古井”的制法,也難以對古記鐵鋪造成多大威脅。這也是他在氣憤之余還能保持比較淡定的原因。

  楊錚道:“跑了個伙計倒算不得什么大事,不過還是要與知州那邊知會一聲。”

  古常勇道:“小兄弟,你的意思是?”

  楊錚道:“吳知州最在意的,自然還是‘楊古井’對農事的實際功效。不過他既命之為‘秦州楊古井’,想必對這首倡之地也是比較在意的。那伙計不管跑到哪去,想在今年制出些‘楊古井’投入農事肯定是來不及了,但卻不妨先制出一兩個來上報邀功。我想在那伙計背后,應當還有教唆之人,所許的好處也是不少,不然他舉家遷走所擔的風險也太大了,只為了一個‘楊古井’可有些不值得。”

  古常勇沉吟著點了點頭,道:“是這個道理。那我明日就約那余品忠出來,將事情告知于他。”

  這事情說小不小,說大不大,直接稟告知州有些不合適,通過知州的親隨傳話自然更好,有些話也能說得更明白一些。

  胡喜子見楊錚對此事很是淡然,也就不再擔心,給自己和古常勇的杯中倒滿了酒。

  楊錚端著蜂蜜水與那二人共飲了一杯。心想,也不知吳知州在“楊古井”之事上是個什么章程,若一味求穩,怕是要落了后手。

  吳知州的仕途生涯已近尾聲,雖是謀求更進一步,也必然會力求穩健。畢竟他不是進士出身,又一把年紀了,實在容不得出錯。等明年夏收,拿到小麥增產的實據,再上報“楊古井”之事自然最是穩妥。可現在恐怕已不容他這么個穩法了。

  教唆古記鐵鋪那伙計出逃之人,能量應當不小。正所謂窮家難舍、故土難離,此際能讓一戶普通人家背井離鄉,并且要擔著成為逃戶的風險,那可絕不是百十兩銀子就能辦到的。而所花的代價越高,其圖謀必然也就越大。

  想到這里,楊錚說道:“古大叔,明日你與那余品忠說,可將‘楊古井’的圖樣交給吳知州。”

  古常勇正端了杯子與胡喜子對飲,兩人聞言不禁都怔住了,問道:“這是為何?”

  楊錚道:“既然‘楊古井’的打制之法已難保其密,我們索性大方點,直接交了出去。吳知州或許要等夏收之后才好上報‘楊古井’的功效,但將打制之法獻上,多少也算是個功績,至少還能保有‘秦州楊古井’之名。”

  古常勇慢慢喝掉杯中之酒,說道:“小兄弟說得是,可總讓人心有不甘。唉,要不是我一時大意,也不會如此。”

  胡喜子默默點了下頭。本是獨家生意,這般放了出去,心中又哪能沒有一點遺憾。

  楊錚笑道:“早先古大叔就說過,此物打制并不難,早晚讓人學了去。我們現已占了很大的先機,交出打制之法也不會有什么損失。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在秦州方圓三五百里之內,即使別人學會了打制之法,也難與我們競爭。而再遠的地方,本就是我們力所難及之地,舍棄了又有什么可惜的。”

  古常勇哈哈笑道:“沒錯,正是這個道理,是我想得偏頗了。”

  以古記鐵鋪的規模,加上流水線打制法,秦州左近的確不會有什么強大對手。而將制法獻上,官府總會給些褒獎,哪怕只撈到些虛名,也足夠受用了。當然,所獻之制法只是傳統制法,新的打制工藝及流水線打制法是絕不能獻出的,相較于“楊古井”本身,這些才是最有價值的。

  楊錚道:“古大叔可用舊法精制幾個‘楊古井’,吳知州便可與制法一并上呈。”

  古常勇道:“好,就這么辦!”

  灌溉對于農事的重要性人盡皆知,只要看到“楊古井”的實物,便無須等到夏收再去判定其功效。吳知州不會不明白這一點,兩相權衡之下應能提早上報。由此便能化被動為主動,背后教唆古記鐵鋪伙計外逃之人的算盤,也就落空了。只要吳知州不要猶豫太久,無論如何也不會慢過對方。

  聽了楊錚的剖析,定下應對之策,古常勇和胡喜子心也定了下來。兩人推杯換盞,這才將酒喝出了滋味。

  楊芝兒見快到了進生豬之時,胡喜子這邊還喝個沒完,只好讓店中伙計去北關豬羊市尋胡老爹。黑娃與栓子兩個閑著無事,也跟著去了。

  楊錚又坐了一會,見胡喜子和古常勇開始聊起酒話,便出了正屋,去了西邊廂房。

  楊芝兒正帶著月盈縫制衣物,見楊錚進來,便把他喚到跟前,將手中正縫著的衣物放在他身上比量了一下。

  楊錚看著大姐手中的半成品,說道:“這是給我縫的么?也太寬松了吧!”

  楊芝兒道:“這是冬衣,里面還要放棉絮的,不寬松點怎么成。”

  楊錚道:“大姐,你能不能給我縫套窄些的衣褲,要便于縱躍奔跑的。”

  楊芝兒道:“你不好好讀書,又要出去瘋跑么?”

  楊錚道:“讀書固然重要,身體也不能馬虎啊,難道你想讓我變成個文弱書生?”

  楊芝兒道:“那也沒什么不好,讀書人就得有讀書人的樣子。你每日里吃好睡好,身子又怎么會不好?”

  楊錚不禁有些無語。大姐所認為的書生形象,很能代表此際的大眾觀念。似乎非文弱不足以稱士子一般,只有農戶、軍漢、仆役等才需要結實魁梧。《三字經》有云:“禮樂射,御書數,古六藝,今不具。惟書學,人共遵。”當下所謂的儒生,與儒家傳統已經相去甚遠了。

  大姐至今不知他被搶奪一事,他也不準備將此事告訴更多的人。所以為了便于逃命、打架、鍛煉等等正當理由,完全講不出口。

  月盈見楊錚一臉郁悶,抿嘴笑了筆,又沖他眨了眨眼睛,再指了指自己。

  楊錚頓時會意,也沖她眨了下眼。被搶奪之事月盈是知道的,自然也明白他的心思。他臂上的傷昨晚就被丫頭發現了,縱是想瞞也瞞不住。

  又和大姐說了幾句話,從西廂房出來,到前堂取了兩張紙,用店里記賬的筆墨在上面勾畫起來,一邊計算一邊修改,不多時便畫出了正稿。再回到正屋,將圖給了古常勇,說道:“古大叔,煩請幫我做一下這幾樣東西。”

  古常勇接過看了看,見圖樣很是簡單,尋思半晌卻不得要領,問道:“小兄弟,這些物件如何拼裝?又有何妙用?”

  楊錚道:“無須拼裝,就是閑來練練氣力。”

  古常勇怔了一下,不禁大笑起來,說道:“原來如此,是我想多了!”

  之前楊錚每次畫出圖樣,都能讓古常勇生出新奇、驚嘆之類的感覺,故而以為這圖上又是楊錚想出來的什么新東西。沒想到圖上看似鐵棍、鐵砣之類的玩藝,它就是鐵棍、鐵砣,根本毫不稀奇。

劍道塵心

感謝書友zamu69、天捶的打賞,感謝為本書投票的各位朋友,你們的支持是我碼字的最大動力。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梧县| 高青县| 怀集县| 库伦旗| 叶城县| 舞阳县| 阿克陶县| 渝中区| 九龙坡区| 朝阳市| 昆明市| 永清县| 珠海市| 航空| 福建省| 陵水| 绥化市| 许昌县| 阳朔县| 册亨县| 荃湾区| 天峻县| 阿拉善盟| 铜梁县| 建水县| 措美县| 黔江区| 南昌县| 滁州市| 娱乐| 鸡东县| 什邡市| 温州市| 红桥区| 芦山县| 嘉兴市| 绥芬河市| 息烽县| 瑞昌市| 南丹县| 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