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古斯”
這是洛月白想到的唯一一個詞語。
那是寒林帝國的首都,也是哲人王的居所。
從三十年前的通古斯開始,寒林帝國便成為了寒林理想國,哲人王則成為了寒林的最高主宰,而世界也對于通靈師有了新的看法。
在寒林帝國之中,哲人王被視作是絕對理性與真理的代表,它制定出最為完美與合適的制度,并且保持著社會在動態(tài)的穩(wěn)定中不斷地進步與完善。它是政府的中心與權力的頂層,是道德的絕對標準,是判斷的絕對平等,也是觀察理想國中每一個角落的全知之眼。
它或許曾經(jīng)是一個通靈師,但是作為哲人王,它已經(jīng)超越了通靈師的范疇,甚至超越了人類的范疇,所以在寒林使用“它”這個中性詞來進行指代。
哲人王的統(tǒng)治開始于758年的通古斯,現(xiàn)存的記載顯示,在758年7月23日的晚上,一場史無前例的現(xiàn)實扭曲在當時的帝國首都通古斯發(fā)生,在天空之中出現(xiàn)了一個一模一樣的鏡像城市,正好覆蓋在通古斯上空。
當時的居民,包括帝國皇室,仰頭望向那個鏡像的世界,發(fā)現(xiàn)鏡像的世界中同樣有人正望向他們。
混亂一下子在通古斯爆發(fā),所有人都想要逃出這座城市,但是沒有人成功,在城市的邊界處,空間似乎發(fā)生了扭曲,任何人試圖穿過那層邊界,卻總是從城市的另一邊跨出。
帝國的一艘突擊艇試圖起飛,航向天空中倒懸的鏡像城市。在地面上的人看來,在接近兩座城市中心的分界線時,那艘突擊艇一分為二,一艘由地面向天空升去,一艘從天空向地面駛來。在穿過分界線的時刻,兩艘突擊艇相互靠近,然后彼此抵消,就這么消失在半空之中。
這樣的情況持續(xù)了五個小時,一直從深夜到凌晨,然后那座倒懸的鏡像城市開始向地面靠攏,直到兩座城市最高的尖塔彼此相交,然后如同之前的那艘突擊艇一樣相互抵消。于是在晨光降臨之前,通古斯便和它的鏡像合二為一,然后消失不見,原地只剩下一整片平坦而空曠的土地。
這是當初寒林帝國一個駐守在城外的預備役軍官留下的手記,記載了通古斯城消失的情景。
而在幾個小時之后,也就是758年7月24日的早上,在原址向北100公里的寒帶針葉林區(qū),通古斯城再次出現(xiàn),所有的建筑全都完好無損,只不過在一夜之間移動了一個位置罷了。
還有通古斯城里面的居民們,他們全都不記得通古斯城消失又重現(xiàn)的這段時間里面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但是他們統(tǒng)一而且堅定地開始相信一個人,相信它才是真正的領袖與智者。
帝國的皇帝主動退位,將國家的最高權力給予這個突然出現(xiàn)的先知與救主,并且將它稱為是哲人王,隨后整個寒林帝國在難以揣測的力量的作用下,膺服于哲人王的統(tǒng)治,在和平中嬗變成為寒林理想國。
而對于大陸上的其他國家,他們甚至沒有意識到這種變化,直到哲人王的代表第一次在世界議會上現(xiàn)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