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曉寒冬至節
寒來暑往秋去冬來,一晃已是冬至時節,按照傳統習俗,今日須得拜祭先祖以敬孝道。
清早,香積廚內,張伯已忙活了好一會兒,他正為大家準備早飯,因為江南的冬至節格外講究,早上須吃菜團,中午拜祭完祖先飯桌上必有羊肉湯,寓意為驅除冬日的嚴寒,到了晚上則要吃水餃。
這不,當大家三三兩兩的到來時,很遠處就能嗅到那清香的味道。
早飯后,我與涵之被遣往懷恩祠清掃塵埃,我端著木盆,她則提著小木桶,一道并肩前往。
路上,倆人說著關于冬至節的話題,只聽她說:“歷代以來都將今天視作小年,有些地方更是熱鬧非凡,好可惜我們不能去看看。”
我淺然一笑:“大唐律列,今日皇家應有祭祀天地的禮俗,如等場面不是更為浩蕩?地方習俗足可讓你覺得可惜,那天子親臨的場面豈不讓你懊惱?”
她淡淡笑意:“我只想體會一下民間習俗,至于天子大臣我并不感興趣,更不想去身臨其境,所以沒必要懊惱。”
我好奇的問:“你不想見見皇上么?”
她輕嘆了口氣:“唉,上回見到明妃我就一種直覺,雖然外表光鮮華麗,可是她似乎并不快樂,能與我們相見時間卻有限,來回均是匆匆,連自由都掌控在別人手里的,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怕只有自己才會明白,所以我不羨慕。”
我笑著告訴她:“我也不羨慕哦,我猜明妃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只是既已命定,她不得不認命罷了。”
她點頭:“嗯嗯,還是你說的對。”
我突然間想問她:“涵之姐姐既然無羨慕之意,莫非是有了青梅竹馬的心上人?”
聞言,她含羞帶怯頷首回應:“你怎么猜到的?告訴你也無妨,我與他自小結姻緣,說好了等我十八歲就娶我為妻。”
我驚訝之余不忘賀喜:“我猜對了,那就是明年嘍,妹妹在此先祝福了。”
原來,樁樁姻緣不過是月老手中絲線,所以有些人注定會在我們的命里出現,只是,如若結發,便請相愛到老。
未時,五人“應邀”前往香積廚幫張伯的忙。
只見,他忙的是焦頭爛額,既要揉面又要搟餃皮,如實應付不來。
瞧見來人,他露出辛勞的笑意:“哎呀,可把幾位姑娘盼來了,別說你們來的真是時候,不然我這把老骨頭可夠嗆的。哈哈哈”
憫月淺笑盈盈:“知道您老忙,所以我們不敢多耽擱,這下不就來了,需要做什么全憑您老吩咐。”
聽聞此言,張伯樂呵呵的交代幾人:“既然如此,老頭子我就不客氣啦,芷嫣姑娘幫我揉長面扯團,涵之姑娘幫我碾成薄皮,我再去剁些菜餡,其余三丫頭就先包餃子。”
分工明確,五人立即忙起了分內之事,我捏著圓鼓鼓的水餃,耳聽憫月淡柔細語:“都說清爽冬至邋遢年,冬至晴來新年雨,今兒整日都是雨蒙蒙霧蒙蒙的,看來可以過個清爽年嘍。”
意淳嘻嘻笑語:“也不一定吧?萬一下雨了呢?別忘了現在離新年還有不少時間哦。”
憫月依然柔柔低語:“或許吧,不過我還是想抱一絲希望但愿古人的智慧是可以信賴的。”
意淳嘻笑:“晴天雨天有分別嗎?于我而言都一樣,只要咱們姐妹在一起開開心心就好。”
言語間自然的交流,儼然是朝夕相處的歲月,如錦瑟流年如花似玉的閨齡,彼此惺惺相惜,是因為時光穿梭不復回返,因為相聚曲端卻終有一散。
同窗數載,點滴烙印于心,明晰未來去向,亦不忘昨日何來。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