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崔護《題都城南莊》
有一次打開QQ的空間相冊,翻到哪個記錄著成都項目照片的文件夾,里面只有3張照片,背景皆是滿山的桃花。思緒便又涌上心頭。
那是16年的4月份,我即將在這個月的月底離開成都,這是一次不告而別(正規的項目需要提前一個月申請離職,之后在和自己交接的人交接完畢之后,便可以離開項目了,而我當時還不懂)。離職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因為成都項目的考試一直沒過,導致公司3個月沒發工資,并且把我們踢給合作方不管(點通公司),二是因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在JL市的項目正好7月底是畢業時間需要回去取畢業證。這是在成都最后一次的調站,此時的川蜀大地已經變的很熱,白天都可以穿短袖,這對第一次在南方過4月分的我感覺不是很適應。
彼時正是龍泉桃花故里(桃花故里位于“世界現代田園城市”成都東郊龍泉山生態旅游功能區,是四川著名風景區——花果山風景區的核心景區,坐落于龍泉驛區山泉鎮。上個世紀50年代末,成都會議期間,鄧小平受***委派到龍泉山視察,并指示“把龍泉山建成花果山”。花果山風景區建設從桃花故里拉開序幕,形成了如今“四季花不斷,八節佳果香”的美景。2003年,******來到桃花故里風景區山泉鎮,盛贊花果山的美麗風光:山好、水好,風景好!)桃花盛開的時節,每年成都都會舉辦桃花節(龍泉桃花節,龍泉驛,是國家級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地,是聞名全國的花果山和風景名勝區,素以“四時花不斷,八節佳果香”著稱。陽春三月,龍泉漫山遍野,桃花盛霞,梨花如雪,風景如畫,吸引成千上萬的游客紛至沓來。1987年,龍泉驛區舉辦首屆桃花會,1993年第七屆桃花節提出了“以花為媒、廣交朋友、促進開發、繁榮經濟”的辦會宗旨一直延續至今,1994年,桃花會主辦者由龍泉驛區人民政府升格為CD市人民政府,名稱隨即改為“中國成都桃花會”。)
這天我坐著超訊公司司機的成從移動出發,一路經過高架橋來到龍泉,因為今天要調位于成渝高速上的基站,那是在高速上一個隧道前面的基站,之前在隧道下面來過一次,結果沒有上去,今天走領外一條道,由于覆蓋的場景是隧道外面,但是由于天饋的問題,導致ATU幾次測試到該處都無法和隧道里面的室分基站進行接續,每次測試都是掉話。當天天氣很好,陽光明媚,照耀著萬物,處在山中,大量的春天的氣息便會鋪面而來,這是桃花故里景區的對面,大概經過1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在大山里繞呀繞,此時不得不說南方的村村通修的比東北好多了,而且公交車都通到了村里,只在我家是不敢想象的,司機是當地的人,認路非常好,不需要打開導航,便將我們拉到了基站所在的位置。
這是一處桃樹林,我們在山的這一面,而在山頂便是這次要調的基站,山的另一面便是成渝高速龍泉段,路的對面則是桃花故里景區,由于后面的路無法行駛,我們只好不行到基站下面,走在山間的小路上,兩旁都是美麗的粉色的桃花,當我們走到基站下面的時候,向下看去,整座山都是盛開的桃花,讓我不禁想起一首歌: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有我可愛的故鄉
桃樹倒映在明凈的水面
桃林環抱著秀麗的村莊
啊……故鄉生我養我的地方
無論我在哪里放哨站崗
總是把你深情地向往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有我迷人的故鄉
桃園蕩漾著孩子們的笑聲
桃花映紅了姑娘的臉龐
啊……故鄉終生難忘的地方
為了你的景色更加美好
我愿駐守在風雪的邊疆
啊……
故鄉終生難忘的地方
為了你的景色更加美好
我愿駐守在風雪的邊疆”
在看向遠處一座座盛開著桃花的山,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美好,真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在看呢那于山間的羊腸小道,不禁想到“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可是如今的蜀道卻是水泥路,真不知李白知道后會做出什么樣的詩。書歸正傳,這時候,還不知道基站之間可以通過調PBGT切換參數(根據GSM規范,在得到了一系列的平均值之后,就可以進行切換的判決了。某個鄰區的PBGT值也是能夠引起切換的原因之一,判決過程是這樣:如果某個鄰區的PBGT值大于等于該鄰區的相關的門限值,則應該切換,切換原因是找到一個更加合適的小區。此參數就是相鄰小區想通過PBGT切換到本小區,在切換判決時必須使用的相關門限值)來進行優先切換,只知道調整層間關系(簡單的說1800的基站屬于高層,900的基站屬于底層,高層會優先占用,原因便是雖然900M信號的繞射能力和穿透能力均優于1800M信號,但是900基站的干擾到,沒有1800M的帶寬干凈,所以一般900M基站用來主要覆蓋,而1800M基站用于近距離覆蓋和吸收話務)因此,我將這個站的1800的一小區和900的一小區的方位角進行互換,這樣就可以對隧道進行覆蓋,并且保證信號的連續性。
中午,我們開車在桃花故里的山間行駛,山上的農家樂到處都在招攬顧客,并且在售賣枇杷,此時枇杷已經可以吃了,到處都拉著橫幅,大致是歡迎來到桃花節的意思,我們在一個小鎮吃了中飯,之后順著成渝高速進行了一次復測,便結束了這一天的行程。
我的成都之旅(項目)就結束了,在這我學洗過,努力過,吃過地道的傳承(回鍋肉、火鍋、水煮肉片、鍋盔等),在景區玩過,之后在4月的月底我便離開了成都,踏上了回家的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