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逆亂計劃
董卓頷首點頭,露出燦爛笑容,“看來陳群在今天行動了。”
“沒錯,主公。”李儒接下話茬,“主公遇害這事,為惡可能不報,行善卻無善果。若無孔融,恐怕早就蓋棺定論。可凡事皆有例外,主公的一首首詩在士林里推而廣之,就是一把把利劍,而陳群便是將這一把把利劍匯聚到了一起。
或許最初之時,那些人會將圖窮匕見當做一個笑話。可天然居詩會的開始,就會成為一把刀,一把懸在他們頭上的刀。人言可畏,三人成虎,這些士子大多是學成文武藝,賣的帝王家,可他們卻不能得到自己理想的官職和地位,上升的階梯又如此之少,少不得對朝廷有諸多埋怨。”
賈詡道:“主公英明。主公遭遇太子毒手,寫下千古絕唱滿江紅,可謂讓這些儒生找到了宣泄口。他們掌控著洛陽百姓的輿論,可他們偏偏無權無勢,但正因這樣,這些底層士子行事定能無法無天。當權者必然頭疼,陷害主公者必然心驚,而那些隱于旮沓角落的牛鬼蛇神也必會因為這場詩會心思浮動而紛紛現形。主公命名的逆亂計劃堪稱一絕。”
雖然賈詡不知道這個計劃和英明有什么關系,可說英明,保準沒什么錯,沒看見那董旻不會說話被主公特殊關愛嘛!
摸了摸胡子,董卓心中有點小竊喜,淡然道:“形勢還不明朗,若我們不挑動這死水一般的湖面,他們便會得過且過,就連我這一個刺史死于謀殺也會隨時間消磨煙消云散了無痕跡。
或許大漢的壽命會因此而延長幾年,他們的既得利益能夠保存,可這有什么用呢?本該腐朽破滅的王朝,既不能斷絕蒺藜荊棘之根株,又不能給這朗朗乾坤浩浩百姓一個清平之世,只會茍延殘喘!我又不愿與他們同流合污,而且他們早就成了我的對立面。如此,我就讓他們亂起來,讓這個大漢亂起來,在這個腐朽的王朝建立一個新的政權。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主公英明,可為何主公還要將二十萬西涼鐵騎招致洛陽?這樣豈不是將董旻變成了這些人的靶子,董府也會從原先的超然物外變成眾矢之的。”李儒詢問道。
董卓笑道:“總會有人盯上董旻和董府的,時間長短罷了,我要的就是他們的合縱連橫,不然,你們北邙衛安插的各密探如何趁勢而上?我們又如何一步步的瓦解他們的勢力?”
看了一眼豎拉著兩耳聽他們交談的董旻,嘴角一彎,道:“至于那狗一樣的東西和二十萬大軍,文優放心,二十萬大軍進城我要讓他統兵與那并州丁原一戰,接著尋個理由戰敗。這樣董旻保住了兵權,擁有精兵強將的丁原又成了世家的威脅。那狗一樣的東西自是成了香餑餑,而那太子因為我的緣故,卻只能仰仗著丁原。到那時,皇權與世家自然勢不兩立。”
董旻聽得毛骨悚然,二哥這是把他當作一把刀,哪里需要往哪劃拉。真的是到處拉仇恨,自己可得再寄幾封書信,叫老娘快點過來救命了!
賈詡和李儒聽得卻是振奮人心,恨不得在這里叫吼上一聲好字。
他們是聰明人,若無意外發生,通過他們的推算,這場逆亂計劃過后,以后的董府真的無懈可擊!
內有五千身披鎖子甲的將士守衛董府,外有二十萬鐵騎呼應,世家大族自會將外來的手段擋下,北邙衛也能因為這次的計劃身居要職,自己二人能夠料敵先機,在最快的時間內作出應付的方法。
“主公英明。”賈詡苦澀一笑,“有了主公,詡的腦袋就能歇一歇了。”
董卓哈哈大笑,“這個計劃還不夠完善,總的細節還沒有一一解決,文和,你和文優的腦子我還是要用的,可不能讓它歇息了。”
“諾。”
“諾。”
眾人議論中,忽然傳來陣陣呼嘯聲,董旻眼前閃過一絲光芒,道:“這是北邙衛曾雨來了。”
董卓見董旻說話,二話不說踹了一腳,等到董旻腦子里回想了一下,腳抬了起來,“踹錯了,說說;你怎么知道他來的?”
董旻很是委屈,他不就說過一句話,提醒曾雨來了么,他干撒了吖他!
“這是昨晚我給曾雨設定的暗號,雨有風聲助力,才可成狂風驟雨,門外的呼嘯暗合主公設計的三長兩短,這樣就可以很隱晦的發出暗號,又能防止其他人學到我們的通訊方式。”
“曾雨……”董卓琢磨了一會,看了一眼賈詡,“這人好像有點印象,是不是上次你在袁府里招攬陳琳,命其向我匯報情況的千戶。”
賈詡道:“正是此人,此人被我派到天然居,慫恿盧家眾子弟去……自尋死路,接著在有情況的條件下監視一下在三樓另一個雅間聚會的袁隗、袁紹和袁術的對話,想必其此刻是過來復命的。”
“嗯,那就讓他進來。”
“諾,不過卑職還需向主公借一人。”賈詡道。
“誰?”
“董旻董大人,因為他管密碼,被其改變的接頭方式太多,這個曾雨的接頭方式,恰巧卑職還未掌握,所以——”賈詡拖長了音調道。
董卓踢了一腳董旻,“還不快去!”
“諾。”
董旻屁顛屁顛的出去,不出片刻,趾高氣昂的他便帶著曾雨進入房間。
董卓見他這個樣子,手指點了點那個董旻原離去的位置,意思是繼續跪著。
“啊?還跪?”董旻幽怨道。
董卓沒有什么,哭喪著臉的董旻還能怎么辦,也只能照做,不,是照跪行事。
主公這對兄弟倆讓李儒憋著笑憋的難受,他便對曾雨問道:“你怎么那么早回來?”
“請主公和兩位都頭大人治罪。”曾雨抱拳說道。
三人面色一沉。
尤其是賈詡,這是他帶出來的千戶,雖然自己不拉幫結派,可他手下的過失,未嘗不體現出來自己的無能!
“行蹤如何敗露?”賈詡眼神陰鷙,沉聲道。
曾雨將自己慫恿盧家子弟棄卒保車,接著聽到袁氏三人的對話,不小心因為袁紹發的毒誓而腳滑了一下,驚動了他們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賈詡面沉似水,他緊抓著黑雕羽扇,對著曾雨道:“自去下面討罰。”
曾雨顫栗了一下身子,重重道:“諾。”
曾雨走后,賈詡便跪在地上,慚愧的說道:“詡用人不明,還請主公責罰。”
董旻跪在一旁,本在發呆,可賈詡的噗通一跪,讓自己有種兔死狐悲,可心里有道聲音卻在說自己這樣跪在角落里才是最安全的。
董卓眉頭一皺,將賈詡從地上扶了起來,“文和,這都是小事,你把袁府的設置全都撤下來吧。”
賈詡靜靜地點了點頭
“主公,我們可以留下一批的。袁隗或許不會那么警覺。”董旻有點心疼的說道。
董卓瞪了一眼這傻弟弟,“自古以來,功高震主都沒有好下場。汝南袁氏在天下八大世家中排名第一。四世三公,三公本已經位極人臣。他們四代人都有人出任三公,尤其是袁隗這一代,兄弟兩人擔任三公。
一個家族百年內,連續四代,出了五個丞相,是什么概念?”
董卓抬頭,真心不想理這智障弟弟。
李儒見董旻仍舊不懂,低下身子解釋道:“汝南袁氏到了這一步,只有兩條路——要么,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要么,盛極而衰,家道中落,甚至于換上一個雄主,還要開刀立威,忍痛去瘤,有傾覆之禍!
還記得代漢者當涂高的讖言么,其實這句話我和主公早在西涼偏遠之地便已經聽過了!”
董旻眼睛一縮,“那豈不是袁家早有不臣之心?”
李儒搖了搖頭,“不是袁家,而是袁家的某個人。”
漢代風氣推崇儒家經學,東漢以來的世家大族,大多精研一兩部經書,作為傳家的學問秘術,這是世家大族自矜于寒門人士的極為重要的文化資本。
同時,漢代又流行讖緯符應之術,每到重要的歷史時期,都會有各種預言、歌謠、緯書、符圖現世,為政治活動造勢,而且當時的人們都很相信這一套。
因此,漢代的經學之中往往混雜著很多讖緯,尤其是《易經》而汝南袁氏所研究的家學,就是《京氏易》。《京氏易》的具體內容現在已無法詳知,但其中必然包含許多讖緯知識。袁紹作為庶子,似乎并未得到家學真傳。
而袁術作為嫡子,年輕時肯定學習過《京氏易》,而且有跡象表明,袁術對讖緯之學是有一定造詣的。
董卓看著天然居,仿佛那有一道目光在注視著董府,那可能便是太傅袁隗那老狐貍的陰狠目光,“袁氏出陳,為舜后,以黃代赤,德運之次,遂有偕逆之謀。
按照漢朝儒家“五德始終”理論,漢朝屬于火德,依五行相生來推導,取代漢朝者應該是具有土德、色尚黃的勢力。黃巾軍自稱“黃天當立”,理論依據就在這里。讖言“代漢者當塗高”,“塗”音土,部首也是“土”,也符合與五行相生的理論。讓這讖語在北方先流傳開來,就是洛陽城里差點被袁氏家族當作棄子的袁術。這叫燈下黑,往往你覺得最危險的地方便是最安全的地方。
不要以為他憨傻無謀,一個敢在十常侍之亂時,何進被殺,宦官勢力關閉宮門固的情況下,領著一群嬌生慣養,平日里飛狗捉雞的世家子弟組成的虎賁營,放火燒南宮九龍門及東西宮。在危急關頭果斷決策,扭轉不利的形勢,這決不是平庸、顢頇之輩能夠做得到的。”

空山耳朵
第二更,耳朵短暫性的瞇了一會,沒想到瞇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