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西鎮鎮政府所在地位于國道US線路南,占地面積約有六、七十畝,房舍面積約二千來平方米,在平原縣屬于偏小的鄉鎮。
前些年,在合鄉并鎮中,(當時原西鎮還不稱為鎮,而稱為原西鄉。)原西鄉曾歸屬原東鎮一段時間,因原西鄉距原東鎮較遠,管理起來不太方便,經縣級政府批準,允許原西鄉單獨存在,暫不納入原東鎮。由此,原西鄉保留下來,后來也就改成為鎮。
原西鎮在全縣鄉鎮排名中,是最窮的一個鎮。鎮領導換了幾任,終沒有使原西鎮脫貧。
面對這種局面,縣里的干部沒有一個愿意去原西鎮任職的。有兩年,原西鎮一把手的位置一度空缺,一些事務都由鎮長代勞。
在縣委動援會上,郭建民自告奮勇,說,他愿意到原西鎮走馬上任。
郭建民是原城關鎮一把手,在他的治理下,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就使城關鎮煥然一新。無論是環境治理,還是經濟脫貧上,城關鎮的成績,均居全縣鄉鎮之首。
由于治理有方,成績斐然,縣領導認為他的確是個不可多得人材,決定將他委以重任。沒想到郭建民毛遂自薦,愿意到最堅苦的原西鎮任職,這的確使縣委領導們喜出望外。
郭建民上任后,先是與鎮黨委領導們座談分析了村子里貧窮的根源,再是對全鎮三十六個行政村逐村了解、檢查摸底,最后確定把全鎮在職干部全部下鄉包村,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和獎賞政策,并規定每個包村干部,至少要抓一項脫貧致富的產業,至于創業資金和技術,除了國家提供部分資金支持外,包村干部要“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利用各自可以利用的關系,引資、招商,以及給村民創業的借貸資金,提供一切便利……
郭建民任職幾個月來,在包村干部的帶領下,各村發展勢頭迅猛,一村一企化已逐步形成,脫貧致富的大趨勢己初見成效!……
這天,郭建民正在辦公室里查看報上來的相關資料,聽到了敲門聲。
進來的是位二十二、三歲的漂亮姑娘。他稍一愣怔,隨后叫道:“楊穎,是你呀!快坐快坐”郭建民把她讓到沙發上,倒了杯水遞給她道:“怎么樣小楊,菌企發展得還順利嗎?”
楊穎接過杯子,說了聲謝謝,然后道:“郭書記,我就是來向你反應情況的!”
郭建民一愣,從資料上抬起頭,認真地端詳她,說:“怎么,遇到難題了?”
“郭書記,我就開門見山地說吧,桃花灣村支書和村長串通一氣不支持我的工作。……”楊穎一五一十地把她在桃花灣的情況詳細地說了一遍。
郭建民放下手里的資料,說:“小楊,你們桃花灣的支書是叫李佳明吧?”
楊穎點點頭說:“是郭書記,這個李佳明私心太重。”
郭建民說:“從上一任資料庫里我查證了一下,各行政村的上訴文件中,上訴最多的,就是你們桃花灣村。這些上訴的村民中,大部分是控訴桃花灣村支部書記李佳明的。聽說他弟弟是縣里的干部,這也許是上幾任鎮書記遷就他的原因。不過,你放心,原西鎮只要有我郭建民在,就不允許我的手心再出現這樣的干部!回頭我再和他做做工作,如果他劣跡不改,我就地免他的職!”
聽了郭建民的話,楊穎眼睛里閃現出希望的光芒。她說:“有郭書記的支持,我就放心了。楊書記,我有個請求,不知你能否應允?”
“說吧,什么事?”郭建民整理著桌面上的文件道。
“我想請你出席我們桃花灣村的會議,怎么樣郭書記,能賞光嗎?”楊穎懇求道。
郭建民翻了一下時間安排表,說:“什么時候?”
“那就看你什么時候有空了”
郭建民看著時間安排表,皺著眉頭道:“那就定在后天吧,后天也算個空閑時間!”
“郭書記,什么‘也算是個空閑時間’?”楊穎不明白郭建民后半句話的意思,隨口問道。
“后天是我女兒的生日,我答應過她,帶她到“天仙公園”游玩一天。唉,算了,女兒的生日以后再補吧!”郭建民笑了笑道。
“哎呀,真是太對不起了郭書記!”楊穎面帶愧色道。
“不用客氣!”郭建民說:“小楊,你家是那兒的?”郭建民越看楊穎越像一個人。
“城關鎮的。”楊穎答。
“城關鎮的?我在城關鎮工作了三年,你在那個街道?”郭建民越發的疑惑了。
楊穎不敢再做細致的回答,怕暴露了身份。她只得道:“我履歷表上都有!”
郭建民怔怔地看著楊穎,她太像那個人了,連動作,語言表達方式上都十分地酷像!難道她是……?他簡直不敢想像!
郭建民盡量用一種平緩的語調說:“小楊,在咱們城關鎮,楊姓居民可不多。”見楊穎皺了眉頭,郭建民馬上又說:“對不起小楊,我沒別的意思,我只是想和你拉家常,咱們畢竟也算是半個老鄉嗎!”說完,郭建民“哈哈哈”地笑了。
郭建民老家是陶墅鎮的,調到城關鎮任書記的時候,家屬就搬進了城里,屬城關轄區。因此,郭建民說與楊穎是半個老鄉也不是不無道理。
楊穎也很想以同鄉的身份與他拉拉家常,但她發現郭建民看她的目光有些特別,似乎暗示著他已經發現了什么似的。
言多有失,萬一暴露了身份,豈不前功后棄!
楊穎略一沉吟,道:“郭書記日里萬機,我就不打擾了!以后有機會,專門宴請郭書記!”
楊穎揚了揚手和郭建民打了個招呼,算是告別,就匆匆離去了。
郭建民望著楊穎消失在門外的背影,更加斷定了他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