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白色的太陽整個跳出了山谷,光芒萬丈,照得湖水清澈透明,反射出粼粼波光。
不遠處的山谷后,一窩燕鴨騰空沖上天空,像是受到了什么驚嚇。
“這地方好難找,我來晚了!”一個洪亮的聲音乍然傳來,回蕩在山谷之中,像是誰敲響了銅鑼。
“他來了!”醉丐聽聞,睜開雙眼,從地上站起。
“這人好大的嗓門,來晚了還這么大言不慚,沒有一點愧疚!”李楚聽對方中氣十足,知道一定不是等閑之輩,但對他的人品卻沒留下什么好印象。
“待會你站在一旁就好,不要多嘴不要隨意走動,知道了嗎?”醉丐嚴肅的說道。
“哦,我知道了。醉丐大叔你一定能贏,加油!”李楚對醉丐十分有信心。
醉丐笑了笑,不再說話,看向湖邊。
忽然一個身影出現在視野之內,是一個魁梧的和尚,穿著不修邊幅的灰色僧袍,大袖子前后帶風甩擺,大踏步而來。最奇怪的是他肩上還扛著一根丈長的大木頭,不知何用。
李楚正覺奇怪,想不出他為何要扛著一根巨木,“難道是他的兵器嗎?可這木頭這么粗長,用起來笨重的很,誰會拿來當兵器,就算這和尚力氣再大,怕也不會耍的順手。”
“我來了!”耳聽大和尚隔著湖水高聲呼喝,他也已經走到了湖邊,緊接著見他將大木頭遠遠拋在了湖水之中,那大木頭落入水后不一會便自然浮出水面,那和尚見此,足下猛一發力,竟縱身躍到了大木頭之上。
“哦,我知道了!這個和尚輕功不好,不能踏浪而行,便想出這個法子,利用木頭可以浮在水面上的特點,便可以借力浮木來一個一木渡江!”李楚見到那和尚行動,才恍然大悟,雖然對他不喜,但卻也沒想到這樣一個看著莽撞粗獷的和尚腦子卻還挺靈活。
那和尚將大木頭當作墊腳石,每次踏上木頭,便又借力躍起,同時將木頭朝前方踢去,而后又落在木頭之上,原理與李楚當年第一次在地河登陸河中大石時的情形一樣,雖然不如李楚動作瀟灑,可是也速度飛快,十幾個呼吸間,便已縱身躍到了神仙臺上。
“咱家來了,臭叫花子,你要怎地!”這和尚站在臺上大呼小叫,一副目中無人的狂態。
“想不到出家人里也有你這樣暴躁的和尚,難怪江湖中人要送你莽和尚的外號!”醉丐手持白布兵器立于身側,加他身高臂長如同天神下凡,身上散發出強烈的戰意,在那和尚的狂妄氣場下巋然不同穩若泰山。
“咱家打娘胎出來就是這般,這莽和尚的稱呼倒沒什么毛病,咱家還挺喜歡!”莽和尚談到自己的江湖封號倒是頗以為榮,哈哈大笑,真是人如其名,莽撞又粗放。
“你是莽和尚?”李楚驚訝,想起酒樓中那個覺難老和尚在尋找的師侄就叫莽和尚,自己還答應覺難大師幫忙尋找,沒想到真讓自己遇上。
“這還有假,怎么,小娃子認識咱家?”莽和尚也早就看見了李楚,轉了轉眼珠子,接著叫道:“我還以為比武是單打獨斗,想不到你這叫花子約了幫手,想以多欺少,來吧來吧,咱家也不怕!”
“這位小兄弟是我找來為這次比武當個見證,他曾救下一船百姓,是個有俠義之心的正義青年,有他作見證,也好讓武林同道知道你我今日公平比斗!”醉丐凜然說道。
“是,我只是來作見證,不會幫你們任何人的。不過莽和尚,你師兄覺難大師一直在找你,他知道你來這里比武嗎?”李楚問道,他雖不太喜歡這個莽和尚,但覺難大師和藹可親,還曾在酒樓為自己解圍,這個忙該幫還是一定要幫的。
“你認識我師叔?”莽和尚忽然面色大變,顯得誠惶誠恐。
“我昨日在青州城一家酒樓里遇見覺難大師,他說與你走散,現在估計還在四處尋你呢?”李楚如實說道。
“我不見他,我不能見他!”莽和尚一下子沒了先前的狂妄,倒像是一下子丟了膽子,一聽到覺難大師在尋他,顯得很害怕。
“你為何不見他,他不是你的師叔嗎?”李楚奇怪的問道。
“我不能見他,我是個和尚,可卻打死了人,犯了殺戒,怎么面對他!”莽和尚有些慌張,從他的表情看得出他對自己所犯殺戒也感到懊悔。
“不錯,就是這個和尚殺了黑巖寨大當家洛克章洛兄弟!我親眼所見,若不是我有要事在身,當日就該為洛兄弟報仇!”醉丐橫眉冷對,看樣子與那位叫洛克章的人關系不淺。也正因此,醉丐才向莽和尚下了戰貼,約他今日比武為洛克章報仇,看到莽和尚如約而至倒也敬佩他是個說得出做得到的漢子。
“誰想他一個強盜頭子那么不禁打,咱家只是打了他胸口一拳,他便死了!我也沒想要了他的命,只不過是要他交出將來的財物而已!”莽和尚委屈說道。
“還在狡辯,你助紂為虐善惡不分,洛兄弟雖然身在草莽但也是一個行俠仗義替天行道的好漢,他那日所打劫的人家,是青州城外一個縣令,那縣令平日魚肉百姓貪贓枉法,人人得兒誅之,可是你卻為他打抱不平,你不是助紂為虐是什么!”聽到莽和尚還在為自己的惡行解釋,醉丐義正言辭說出真相,對莽和尚那一丁點敬佩之意也都蕩然無存。
“什么?那家人是個貪官?可他們對我還算客客氣氣千恩萬謝……”莽和尚乍聽到這些消息頭腦也一陣混亂。
“你幫人家出頭,人家當然對你千恩萬謝,想我那洛兄弟真是不值,死的不明不白。”醉丐想起已經身亡的洛兄弟,不勝悲愴。
“我不知道啊,我只道有人遭遇搶劫,出手相救,怎么會想到,怎么會想到他們是劫富濟貧除暴安良……”莽和尚感到自己大錯已筑,懊悔不已。
“哼,我聽寨眾兄弟說你追至寨中,上來便打,根本不聽洛兄弟解釋,將他打死,若不是我及時趕到,恐怕整個黑巖寨都要被你所滅!”
莽和尚無語,醉丐所說的確是事實,那日他眼見群匪作案嫉惡如仇,撇下覺難大師追了十幾里路終于追到匪窩,一進去便眼睛冒火一路沖殺,根本不聽對方言語,不但打死了寨主,更重傷了不少嘍啰,現今生死不知。聽到醉丐當場對質,竟然也無法辯駁無言以對。
“江湖傳聞莽和尚性格魯莽卻也是敢做敢當的英雄好漢,今想不到日一見原來是一個強詞奪理無恥小人!”醉丐越說越是惱羞成怒,言語間已不留情面。
“哇呀呀,咱家不是無恥小人,臭叫花子,看招!”是人都講三分面子,尤其這些江湖好漢,本已經不占道理懊惱不已的莽和尚聽了醉丐的辱罵又是羞愧又是懊悔,醉丐的諷刺就像是火信,一下子就點燃了他急躁的脾氣,也不管不顧就要上前廝殺。
“來得正好,我就領教領教明鏡寺的金剛功!”醉丐猛然一頓手中神秘兵器,一聲龍吟回蕩在神仙臺上。
明鏡寺是中原第一佛門古剎,除了佛法底蘊,更讓他名聲大噪流傳百年的是他深厚的武學根基。
明鏡寺里的和尚,入門后要做五年雜役,就是些挑水砍柴種地的粗活,磨練心性,然后才能開始習武。從基本的菩提拳,再到菩提擒拿手,然后到拂葉掌,涅槃掌,這些功夫單獨一門想要修煉至大成至少也要七八年的功夫。
然后才可修習中級武學,譬如鏡像拳、菩提指、釋迦指、金剛功,這些武學非天資聰慧者不能大成,有不少寺中僧人苦修一輩子仍然停留在某項武學上不得寸進。
再向上者,都是些天資不凡之輩,便可參與修煉實相心經、實智心經、方便心經這三部號稱明鏡寺內功精髓的內功心法,若能完全明悟便可繼續修煉明鏡寺至高武學無上菩提功,據說此功法除了創寺始祖外只有一百年前有一位年過百歲的老僧練成,只可惜他練成那日引來天雷,就此圓寂。可見此功有毀天滅地的神威,竟然為天地所不容。
對于這等瑰寶般的武學寺中僧人大都無緣修煉,卻也有上乘心法、無塵經等內功功法供弟子修煉,這些武學任何一門都在江湖上名聲遠揚,可以說只要是寺中出家十年以上的弟子,無論他武功修煉到何等境地,都稱得上是武林高手。因此,百年來在這些僧人的共同基筑下,明鏡寺武林才有如今日之威望,成為當今四大門派之一。
可這莽和尚半路出家,帶藝拜師卻另當別論了。當年明鏡寺方丈覺塵大師云游之時見莽和尚性情暴躁惹是生非,有心用佛法化解他的暴戾之氣,莽和尚倒也知好歹,真的就拜覺塵大師為師,出家做了和尚,法號了正。
莽和尚明里每日修習佛法,其實內心也是因仰慕明鏡寺武學才愿意出家為僧,多次要求想要學習寺中武學,覺塵磨他不過,便傳授了他寺中武功。
見他帶藝出家,再從頭修煉菩提拳與菩提擒拿手等基礎功夫已如雞肋,琢磨后便傳了他一套金剛功功法,此功法主要以練體防御為主,傳他這功法也是避免他學成之后四處惹是生非,同時傳他無塵經,希望他從無心經中可揣摩溫和之道,修煉內功的同時磨練自己的心性,可以說覺塵方丈對這個半路出家的徒兒煞費苦心。眾僧平日提及為何單單對這個莽和尚關心有加,覺塵大師總是說一切皆為緣法,或許前世受他恩惠,此生以報答。
方丈大師所說真假不得而知,但莽和尚對金剛功的修煉確實頗有悟性,只三年時間,便有小成,五年之后已經完全修成金剛功,力大無窮,身體更如銅墻鐵壁一般,已然成為寺中數得上的高手。
莽和尚常年呆在寺中,很少離開明鏡寺,偶爾出門也大都在方圓百里之內,而今次,卻被方丈派往隨同覺難大師一同前往江南參加武林大會,實屬罕見,寺中高僧請示方丈,方丈卻不語,只道別有深意。
這莽和尚不出門也就罷了,剛一出寺,便犯下殺戒,不知這些是否也在方丈預料之中。
此刻莽和尚受不了醉丐的辱罵,氣急敗壞,提著拳頭,便如一頭牦牛般沖向醉丐!
“來得好!”醉丐一聲大喝,單手一滑,白布飛向半空,銀光一閃,一條銀龍竟從地底竄出,呼嘯著,反射著銀白的磷光,擒在醉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