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盆大雨,灰蒙蒙的一片天地只有刷刷的雨聲,就在這連天接地的暴雨中一個少年奔跑前行。
“這么大的雨,你怎么不打傘?”他剛跑到廊下站定,便聽得有人問道,語聲清脆若泉水叮嚀。
少年看上去瘦巴巴的,一身衣裳也早已濕透,只隱約辯得是一身藍色短打。他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依舊有晶瑩的水珠掛在臉上,卻掩不住他眉目的俊郎。聽得聲音他扭頭看去,只見廊下站著一個嬌俏少女。少女年紀大約十二三歲,穿一身粉色衣裳,只腰間用深一個色的百蝶穿花圖樣腰封束著,腳上一雙紫色緞鞋隱隱露出的鞋尖上兩顆碩大的珍珠,整個人鮮嫩的仿佛三月里的桃花。少女明媚的笑容綻在臉上,他忽然覺得天空似乎明亮了幾分。
“你這樣子,倒是哪里來的泥猴?”見他呆愣的樣子,少女不由拍手笑道。她好看的眼睛忽閃忽閃的看著他。他只覺得天上的星星也沒有她的眼睛好看。
“阿染,那是你兄長。”一個一身朱色錦袍的男子從屋內走出來,男子約四十左右,一張俊逸的臉上刻著幾條細紋,卻仍目光清明炯炯有神,一股上位者的氣勢肆無忌憚的蔓延上下。這是大黎國的攝政王,當今圣上的心腹之臣,文成武就,天下敬仰。
“兄長?”少女向少年走近幾步,“父王,這便是我義兄阿起?”
“正是,你還不趕緊見過你兄長?”男子微笑著道。
“阿染見過兄長,”她看著他,露出甜美的笑容,“以后我便叫你塵起哥了。”
少年不動聲色的退了一步,他身上又濕又臟,眼前的少女卻又高貴又美麗,他怕少女會嫌棄他。猶豫了一下他叫了一聲:“郡主。”
來之前,他便無數次的聽說過她。漠氏王族的獨女,攝政王府的寶貝,一出生就受封出塵郡主,被皇帝皇后親自護在掌心里撫養長大的明珠。她不只身份尊貴,長得也那般傾國傾城。他連跟她說話都覺得自己像在做夢。
出塵并沒有在意他的拘謹:”塵起哥,以后你喚我阿染便好。我二哥也是這樣叫我的。“
”阿起,以后阿染便是你妹妹了,你就叫她阿染便是。“攝政王也說。
少年點點頭,輕輕喚了聲:“阿染。”
出塵臉上的笑意便蕩漾開來:“這樣大雨,你怎不打把傘?父王,要不要讓府醫先過來看看?”
“不必了,軍中都是這樣練的。”塵起道,說這話的時候他挺直了背,男子漢大丈夫若連這點雨都受不住,還怎么行軍打仗征戰沙場?
攝政王點點頭:”阿起,你先回去換件衣服,明日我便送你去國子監。“
”謝義父。“塵起雙手抱拳按照軍中的規矩行禮告退。
出塵目送他離開后這才轉頭看向漠王爺道:“父王,我想二哥了。”
攝政王的目光變得黯然起來:“父王也想。”
天下皆道漠氏不出廢人。漠氏一族輔助過多位皇帝,從先大端的建朝,到侖牁覆端,到如今的大黎繁盛,漠氏穩立朝堂無不被人贊為治世良才。歷來身份超然的漠氏,也因此被世人尊稱漠氏王族。民間更曾有傳言道:“流水的江山,鐵打的漠氏。”
漠氏的才干并不都是天生的,更多的是來自四方游歷,戰場廝殺。漠氏的人丁并不興旺,原因大概一半是在學藝路上沒了,一半是因為忙著實現所學而顧不上綿延子嗣。而自侖牁誅漠氏后,逃出來的也只有兩房了。現在長房只有攝政王一人,二房只剩嫁給禮部侍郎的一個女兒。
攝政王原有二子一女,可惜大少爺漠塵歸兩歲便早夭,二少爺漠塵洗身體一直不好,早早的便跟著師傅四處求醫,眼下正在昭國呢。小女兒便是眼前的少女,自三歲她母親病逝以后,就被接入宮中由皇后親自教養。因此這些年攝政王南征北戰,偌大的攝政王府竟空蕩蕩沒有一個主子。
“好在,現在天下太平,又有了塵起哥父王終于可以在家享享天倫之樂了。”
攝政王嘆了口氣道:“那孩子,是個好的。可惜沒了父母,你以后要像親哥哥一樣待他。”
“好了,我知道,這天下就四個姓漠的了,我不對他好對誰好?”少女嬌嬌的晃著攝政王的手臂。
“王爺,郡主。”大管家白如海走了過來,“太子殿下來了。”
“這么大雨,太子哥哥也來看我父王?父王,我們快去看看吧。”
“待雨停了,你就回宮去吧。”攝政王遲疑了一下,還是說。
少女本來已經往外走了,聽到這話又轉身回來:“好不容易盼到父王回來,父王卻這就趕我走。”
“父王哪里舍得你,是怕宮里念著你的人更多呢。”攝政王笑道。
“不會的,皇上跟皇后常說父王為朝廷之事實在辛苦,要我有機會一定要好好孝順一下父王。”
攝政王沉吟了片刻,道:“你不是要去見太子嗎?走吧。”
太子正在前廳,一身米色四爪蛟紋團繡的里服,外罩一件鑲金邊的白色長袍。他長得十分好看,鵝蛋臉,白皙細膩的肌膚,俊秀挺拔的鼻子,眼睛黑白分明,若不是兩道濃黑的劍眉添了幾分英氣,只怕這京中的一眾美人都沒法比。
他來攝政王府的次數倒也不比出塵郡主少多少,正悠然自得的坐在右首位喝茶。見攝政王來了,立刻起身相迎:“王叔。”
攝政王點點頭:“太子殿下。”
“出塵。”太子露出幾分笑意。
攝政王扭頭看向自己的女兒:“阿染,還不見過太子殿下。”
出塵上前幾步,擠眉弄眼的行了個宮禮,道:“太子哥哥,這么大的雨,你怎么來了?”
“出來的時候還沒下雨呢,正好嶺南剛送了荔枝過來,我便給你送過來。”太子忍著笑,一本正經的解釋道。
出塵眼睛亮了起來:“今天就送來了,我算著怎么也得過兩天才到呢。”
“知道你盼著,剛一到我就送來了,一顆都來不及嘗呢。”說著,讓人捧了一碟荔枝上來。潔白的瓷盤,鮮紅的荔枝實在賞心悅目。
出塵趕緊凈了手,剝了一個白嫩如豆腐的荔枝,小心翼翼的送到攝政王眼前:“父王,你吃。”又剝了一個遞到太子面前:“辛苦你了,太子哥哥。我就知道,你對我最好了。”
太子張嘴欲接,出塵卻手一躲避開了,他偷偷瞥了攝政王一眼,這才伸手接過。
攝政王拿起一顆荔枝,正慢慢剝著,眼角的余光卻把兩人剛剛的情形看得清楚。心中不由得意,到底是我女兒,這般懂事。又對太子不滿起來,這么大人了,怎么男女有別都不懂,若讓外人看到,該怎么說阿染?續而又高興起來,看樣子阿染和太子的感情還是很好的。剛剛在宮里的時皇上還說太子和阿染的事也該訂下來了,看來是該考慮一下了。
“聽說太子今年春荻的時候又撥了頭籌啊,好樣兒的。”攝政王說。
太子微微頷首:“不敢給王叔丟臉。”攝政王在京中時曾教導過太子的騎射工夫。
攝政王點點頭:“皇上在我跟前可沒少夸你。”
出塵這邊剝了幾個荔枝用碟子盛了,放在幾上:“你昨天說了要給我看的畫可帶來了?”
太子神色微變:“我說了你要做一首詩來換的。”太子自幼受良師教導,文韜武略樣樣拔尖。當然,人無完人,太子的短板,那就是畫畫的那叫一塌糊涂。同樣,跟他受一樣教育的出塵做起詩來卻是堪稱亂七八糟。
只因昨日賞荷的時候太子多說了一句:“如此美景,若是能一直看到就好了。”出塵便慫恿太子畫下來。太子當然不肯認輸,道自己畫出畫來卻少了題詞的人。果斷反將了一軍。
太子白了出塵一眼:“王叔,這荔枝不錯,多吃幾個。”
出塵吐吐舌頭,低頭繼續剝她的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