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云煙傷寒痊愈是在三天后的事情。
恰巧這時候御史大夫也把荊州的水患之事安排妥當,班師回朝。
雖說顧云煙和御史大夫在朝堂上面慣來不對頭,不過顧云煙也承認御史大夫的才能。
御史大夫陳城其人畢竟不同于朝堂上的大半的官位世襲的官員,他出身草莽,步履維艱,因而處理起與民眾利益切身相關的事情,會更加地得心應手。
朝廷特地給御史大夫安排了接風洗塵的宴會,考慮到上次顧云煙身體還是個小姑娘,在中秋晚宴著了風寒,再者,怕顧云煙和御史大夫兩人再起爭執,皇帝特許顧云煙不參加這次的宴會。
顧云煙也對此喜聞樂見,提前下了早朝,回了太師府。
不過麻煩,從不是能從主觀上能避開了,它總是會以另一種巧妙的方式到來,避無可避。
到了下午的時候,顧云煙在書房里面寫奏折,太師和太師夫人在后花園喂魚,羅衣在練武場繼續折磨晏辭,一切都如尋常一樣,井然有序,有條不紊。
宮里送出來了一把劍,是皇帝身邊的大內總管親自來的太師府。
顧云煙聽到了下人的稟報,便放下了手中的事情,親自去看了看。
太師府的客廳內,爺爺在和大內總管在喝茶聊天。旁邊的一個太監抱著一個三尺長的盒子,盒子上面蓋著一塊深黑色的綢緞,看起來頗為隆重。
顧云煙落座,問道:“李總管,這是何物?勞煩你親自來一趟。”
大內總管回答道:“顧大人,這是陛下要奴才遞來給四皇子的。這盒子中,裝的乃是一把百年寶劍。此番御史大夫去荊州治理水患,水位降下去后,這盒子就露了出來。當地的百姓把這劍獻給了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又帶回來獻給了陛下。”
顧云煙大致知道了緣由,但若是寶劍,即便是皇帝自己不要,那下面還有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還有諸多的王爺和世子,何時輪得到晏辭拿到這種好東西了?
大內總管見顧云煙眉頭一皺,便猜測出了顧云煙心中所想,委婉地說道:“這劍認主,竟無人能使得寶劍出鞘,觀星閣的玉大人說是只有身懷真正龍血之人,方可使得寶劍出鞘。這不。”
顧云煙點了點頭,表示了解。
太師摸了摸胡須,深沉的眼中透過思量。
太師抬了抬手,對顧云煙說道:“云煙啊,晏辭現在估計還在被師父訓話,一時半會走不開,不如你把這盒子拿去,讓晏辭試一試,也好讓李大人早些回去。”
大內總管聞言忙道:“太師真是抬舉奴才了。盡管稱奴才叫李然就好,奴才可是擔當不起啊。”說著哈拉著腰,臉上攢出來一個諂媚的笑容。
顧云煙黑漆漆的眸子水波不起,站起身說是,從小太監手中接過了盒子,徑直往練武房走去。
果不其然,羅衣在拿鞭子往地上抽,晏辭被這噼里啪啦的聲音嚇得腿一直在抖動,瑟縮地站在羅衣的面前。
顧云煙不由得嘴角抽了抽,初見晏辭的時候,還是個波瀾不驚的落魄皇子,怎么現在被羅衣調教成了落魄小少年了。
顧云煙說道:“羅衣,你武功高,看看能不能拔出這把寶劍。”說著揭開了黑色的綢緞,打開了鐵盒子,露出了其中的劍。
當顧云煙見到了那把劍的真容時,不由得渾身顫抖了起來,這是她的兄長,贈與她的劍,樓蘭的亡國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