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沁,你說的我都知曉,不過我若一意孤行,你會怎么辦?”蘭若的聲音很好聽,透著不可扭轉的堅定。
阿沁沒有說話,他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于理,他該勸公子放棄,于情,他自幼與公子一起長大,放棄的話他實在是說不出口。
最后,阿沁只是說道,“我先替公子瞞著吧,只是能瞞多久就不知道了,夫人知道了會怎么樣,公子心里最好有個打算。”
顧盼過來的時候,總感覺氣氛怪怪的,她先是去了小廚房,發現藥已經被煎制好了。
顧盼便將熬好的藥端了出來。在門口遇到阿沁,阿沁似乎滿腹的心事,表情也是古古怪怪的。
顧盼將藥端進書房,蘭若正捧著一本書冊出神。
顧盼總覺得怪怪的的,也不知是什么事。
蘭若聽到聲響,抬起頭來,一看是顧盼,微微一愣,“你不是今天不過來么?”
顧盼將藥碗放在了桌上,抽出了那一本大學,“我既然答應了你,要跟著你好好學習,自然不能食言。你今日若是精神不好,我便去背誦第二章,絕不會打擾你。”
蘭若只是看著她,大腦有一瞬間的空白,他是孤寂的,這一條路,他走第二次了,這一次很多事情已經偏離了上一世的軌道了,她會如何選擇,他不知道。
她靜靜的站在那里,幾縷青絲在耳畔漂浮,她的眼中有了關切,可是對他而言,這種關切遠遠不夠。
他有些失落,在公主府,他能感受到那一眾千金小姐投來的目光,熱切之中帶著羞澀。
而她全然不同。她的眸中帶著笑意,像一泉清水一樣清澈見底,她的眼中依然沒有他。
蘭若微微的嘆了一口氣,“今日我給你講講這第一篇吧,講完之后,你便練字。下午習琴,晚上回去背書。這樣你能做到嗎?”
顧盼毫不猶豫的點頭,“做的到,只是,”她有些猶豫,支支吾吾的說道,“你別嫌我太笨就是了。”
他的唇角終于情不自禁的往上彎,“哦,你也知道你笨?”
“我可沒這樣說,想當年,我習武的時候,沒一個比的過我的。”顧盼狡辯道。
蘭若整理好書桌,開始上課。
這一次,顧盼很認真的聽講。不懂得她也會問一問,她的態度,蘭若是滿意的。
卻說顧柔此刻正躺在床上,她的大腿之處被燙了幾個大泡,又被衣服擦破,此刻正火辣辣的疼。
那一大塊嬌嫩的肌膚已然是慘不忍睹。
因為是女兒家,傷的又是隱秘之處,所以大夫也沒看,只開了一些膏藥,涂抹之后,疼痛并不見減輕。
顧柔將床上的枕頭被子全扔在了地上,滿心的都是恨,哭的歇斯底里。
她的生母趙姨娘勸道,“柔兒,你便安分一些吧,咱娘兩守著過日子,總不會比漓縣更差。”
顧柔哭道,“安分?姨娘,我已經十四歲了,我不去爭,難道要等著被太太嫁給一個老頭子去做偏房,或者配個庶子,然后繼續仰人鼻息過日子?我沒有爹可以靠,沒有娘為我籌謀,我只能靠我自己,可是憑什么,憑什么受欺負的總是我。”
顧柔哭的鼻涕眼淚汪汪的。那一張好看的臉早已經扭曲的變了形。
趙姨娘也只是陪著掉眼淚。
顧柔哭的累了,依舊睡不著,整個人昏昏沉沉的,依在床邊不說話。
趙姨娘一模她的頭,滾燙滾燙的,頓時慌了,趙姨娘喚了丫頭阿星去找大夫,可是那兩個婆子守在外面,陰陽怪氣的說道,“太太說了,昨日剛剛請了大夫,今日又請,哪有那么嬌弱?讓三姑娘好生將養著,別沒事找事,不過幾日也就好了。”
阿星哭喪著臉回來,把話復述一遍,趙姨娘聽了也只是唉聲嘆氣的,偏偏顧柔在里邊聽的一清二楚,她強撐著身子坐起來,“去給我打盆水來,替我敷額頭。”
趙姨娘連忙喚人打了一盆涼水,擰了帕子替顧柔降溫。
顧柔也不發脾氣了,只一雙杏眼大大的睜著,滿眼都是恨意。
臨近中午,顧盼正在臨摹,而因為顧柔和顧嫻抱病,阿沁也將習琴課改做了繪畫。
整個書院靜悄悄的。
這時菊英一路小跑的走了過來。
珠珠正搬了一把板凳坐在大門口的陰涼之處,一眼看到,忙迎了上去,“菊英姐姐,這會子過來,可有什么急事。”
菊英喘著氣說道,“宮里來了一頂軟轎,說是李貴妃傳召郡主進宮品茶,兩個嬤嬤正等著呢!”
珠珠也是一驚。
顧盼在都城這兩年,惹是生非,宮里依然是賞賜不斷,卻從未有那個主子傳召,這可是頭一回。
顧盼在書房已經聽的一清二楚。
蘭若的祖母便是當年的中宮皇后,青煜太子一案發生后,沒多久皇后也就隨著兒子去了,自此以后,皇帝再不立后,皇帝如今已年近六十,身邊如花似玉的美貌少女一個接一個,卻從無一人能夠撼動李貴妃的地位,皇太后七十有五,雖然身體康健,不過只在慈寧宮吃齋念佛。李貴妃代管后宮,大權在握。即便是二皇子的生母蓮妃也遠遠比不過。
李貴妃年過四十,早已過了如畫年紀,卻依然牢牢的把握住皇帝的寵愛,憑的當然不僅僅是美貌。
顧盼不用想,也知道只怕是與納蘭昌有關。
她有些后悔了,不該逞一時意氣,和昌郡王發生沖突。
“后悔了?”蘭若的聲音在前方慢慢傳來。
顧盼心里也有些忐忑,果然是上了年紀,再也不能想上一世那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性子一樣了。
她在乎父親,在乎這個家,在乎這來之不易的安寧。
只怕都要因為自己的一念之差而消失不見。
顧盼放下紙筆,“怕也沒用,先生,這字,只能等我回來在練,這琴也只能放著了。”
菊英正和珠珠一起走了進來,顧盼起身,“父親回來了沒有?”
菊英回話,“應該是沒回,往日里王爺回來都會先去長壽堂給老夫人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