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立雞群的朱利葉絲就像是一塊磁鐵一樣,牢牢地吸住了天港隊場上場上的球權,不斷地進攻嘗試,希望給剛才史蒂芬的那幾分作出他的回應。
不過手上的活似乎是不太聽話,也或許是在日本打球遇到的都是軟綿綿的中鋒他也把國內這個身高的內線也想成那樣,反正是沒有什么太好的效果。
第一個球,背身強打張展,雖然依靠體重把張展死死擠在了后邊,但是自己身體的移動也并不靈活沒法轉身只能依靠勾手或者半轉身投籃,他選擇了勾手但是直接磕到框上。
第二個球用的是中投,連罰球都沒有把握更別提中投了。
第三個球終于是進了,這次是搶了一個進攻籃板,然后打進的。這種球也是天港隊主教練最希望看到,他們隊特別需要一個能搶籃板的中鋒。
前面兩天的兩場比賽結束,朱利葉絲場均12個籃板把球隊的籃板保護得很好,其中3.5個前場籃板更是意外之喜。
此時CBA的舞臺上,會去搶前場籃板的球隊很少,大部分球員都是除非前場籃板掉到手中,否則是不會去搶的,至于NBA中那種從三分線外沖進來一飛沖天再大力暴扣或者壓著另一個球員的隔山打牛就別想看到了。
不現實的一種東西。
不過這種大量的球權集中在一個球員手中的做法是會傳染的,朱利葉絲是天港的特權球員,潯興隊里面也有一個特權球員,那就是龔松林,如果只是在比較潯興隊里的特權球員的話,史蒂芬是競爭不過龔松林,哪怕主教練跟他一樣是來自美國的,但也不可能剝奪掉隊長龔松林的
看到朱利葉絲一個人要干一支球隊的工作,他也是開始不斷地向隊友伸手要球權。
BATTLE!
這種東西觀眾最喜歡看了,雖然不是同一個位置的單挑,但是也足以讓他們看得津津有味。
不過相比于朱利葉絲的單打獨斗,龔松林并不缺乏隊友的幫助,相反,在廣匯蔣興權手下一個賽季的鍛煉,讓他對團隊籃球的理解更加的深了。
有了隊友幫助的龔松林,打得當然比對方輕松和高效。
整整半節的雙方對飚時間,朱利葉絲上演的是10投5中,6個籃板其中2個前場籃板的中鋒數據,貢獻了全隊暫停過后13分里面的11分。
龔松林給出的回應是7投4中2個籃板1個助攻1失誤1個犯規填滿所有數據統計表格的數據單,雖然命中數少一個但也一樣拿到了11分,因為4個中包含了2個三分球。
分數是相同沒錯,但是龔松林所用的出手次數更少,這也意味著他并沒有徹底破壞這個隊伍的團隊性,因為比分是不會騙人的。
39比43
潯興隊反超了4分,這個領先是實實在在的。這種既有個人又有團隊的進攻方式直接讓普拉達放棄了在最后時刻換上史蒂芬的打算。
因為他知道這個時候換上史蒂芬除了做折返跑其實沒有什么實際作用,其他隊員最后還是會把球傳送到龔松林的手中。
如果史蒂芬上場了不服從這種團隊的意志,那么他也不會得到這種團隊的認可,過于突兀的個人反而會傷害到整個團隊。特別是他們兩個現在對于球隊來說都是外人,這點是不能不注意的。
特別是史蒂芬,如果不能夠融入到團隊里面或者一個人能夠CARRY這支球隊,那么球隊炒掉他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對于外援,請誰不是請,只要有足夠的水平直接砸錢就行了,反正屬于消耗品。
別看外援在國內職業聯賽里面混得風生水起,但是都是屬于消耗品,很少有一個外援能夠在一支球隊呆上兩年以上的,最多的就是那種吃了今年沒下年的雇傭兵合同而已。
如果他們和隊中國內球員起了沖突,特別是與核心球員無法和平共處的,那么處理的肯定就是外援。所有俱樂部都知道,只有國內的球員才是這支球隊真正的根基和財富,屬于俱樂部和體育局的自己人。
這種比賽過程完全就不受教練的控制了,普拉達也放棄了這段時間對于場上局勢的控制,反正又不吃虧,把所有一切放給球員也是正好觀察場上的其他球員表現。
首當其沖的就是張展,已經在潯興三年的他在場上表現得算是中規中矩,不過兩個人的對決也給他提供了更多的表現機會。朱利葉絲想要表現出來就得首先突破張展這道防線。
10投5中,這種成績如果是放在國內球員手中,完全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效率。但是放在一個外援手中,就有點看不過去了,特別是內線球員。
對朱利葉絲是不夠看,但是對于張展來說就是身上的加分點了,證明了他的防守限制是有效的,哪怕最后自己都失位丟掉對位球員了,只要最后一下對方沒有把握住機會這球仍然會被視為有效防守。
還算是不錯!
這是普拉達觀察半節后得出的一個結論,而且身材也算是高大,在場上可以適用多個位置。慢是慢了點,但是坦度足夠,如果是用一場20分鐘來衡量的話確實不太夠。
防守朱利葉絲的這幾分鐘里,張展一共被吹了3次犯規,其中兩次投籃犯規,要不是對方罰球能力實在扎眼,換個罰球好一點的,此消彼長,張展的表現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感覺還行了。
但是又不指望他一場下來需要頂上20分鐘,最多10來分鐘頂上場上的空缺,給主力球員一些休息時間還是完全可以勝任的。
如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動作以及犯規次數,是一個籃球運動員想要獲得更多上場時間前所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
不過這個問題想要解決就得靠張展自己慢慢地長進了,慢工出細活,但是這個不能慢!慢一步就步步慢,不抓緊時間改進,更上一層樓的進步之路很快就要堵死了。
既然看了第一個名單上的人,那么另外一個人也是要看一看的。
第三節的中間階段和第四節的開局階段,這幾分鐘就是普拉達用來考察蘇德的時間。
也還算不錯的一個時間段,但是相對于上半場壓力總會大上一些。
而且時間也不是像張展那樣連續的半節比賽時間。
越努力越幸運,今年這句話再次風靡起來是在土偶和土創熱播之后卷土重來的一句話,本來只是一句勵志的唯美佳句,卻又一次成為金玉良言。
同時也被調侃成了粉絲越努力,選手越幸運。當然這也是基于基本現實,不過反過來講也是行得通的,選手越努力,粉絲也就越幸運。他們兩者之間肯定是緊密關聯的,只有選手努力了,粉絲才會去努力。
這句話,對于體育運動也是一樣適用的。跟張展上場正好碰到龔松林帶隊一樣,蘇德上場的時候也正好是龔松林在帶領第二陣容。
不過和上半場時候的單打獨斗不同,這次龔松林倒是頻頻把機會傳給蘇德,雖然在第三節的時候蘇德只有3投1中,但是第四節再一次上場之后換成朱世榮一樣把機會傳給他。
這次蘇德就沒有浪費大好的機會了,3投3中,完美地扮演了一種尖刀奇兵的角色。
憑借著這個突如其來的3中3,潯興把第三節結束時58比56的比分拉開到了69比60,差一點就上兩位數的分差,逼得天港隊的主教練張艦趕緊叫了暫停把比賽停了下來。
這個爆發太突然,年輕球員就是這樣,他可不敢把賭注放在這個球員會不會手感突然暴跌上面。
同樣的想法也發生在潯興教練普拉達上面,眼看著這場比賽就要贏下來了,他也不敢把賭注放在這樣的年輕球員能不能保持住手感上面。
用林晨耀這個隊員換下了蘇德,希望通過加強防守把即將到來的天港反撲潮給剿滅,而且還能兼顧保護籃板的職能。
林晨耀是這大半個月來普拉達最大的收獲,雖然在之前的對內選拔賽上表現出來的得分能力一團糟,讓他一度放棄對這個球員的觀察。
但是之后的對內訓練發現這個球員的防守能力還是相當不錯的,粗壯的手臂,較快的橫移速度以及不錯的身高,防守覆蓋范圍比起其他球員大了不是一兩塊。而且轉身也不慢,就算是去防守后衛也是可以跟上的。
這讓普拉達有一種想把他往防守工兵上培養的意思。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但是防守也是最好的進攻,畢竟防守反擊是所有進攻方式里面最簡單的進攻方式之一了。
比賽到最后三分鐘之前,天港還算是保持著耐心一點一點跟潯興在那邊磨,最近的時候分差甚至縮小打3分,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回過頭來龔松林直接在外線發炮,一個三分幫潯興止血順便把分差再次拉回到安全線上。
雙方每個回合都要打到24秒快要結束才出手,這也導致了比賽開起來焦灼無比,因為誰都沒有辦法取得場面上的優勢。
場下的普拉達看著,一言不發,就是不知道他會不會懷念剛才幫他把比分拉開的毛頭小伙。也不知道他接下來會對兩個人如何選擇!
如果單純比這場得分,一個得分上雙,一個只有3分,普拉達就可以直接作出自己的選擇了。
普拉達的選擇不知道,但是有一個人的選擇已經知道了。
比賽剛剛結束,原國青隊友剛才的對手趙宏翔就過來和他打招呼,罵他不是人,讓他們這些哥哥們怎么混飯吃。
并且向他下了戰術,風里雨里,六月在甲B等你,那時候肯定報今天的一箭之仇。
一節比賽得分還不到20分,9分的分差到底不是那么好追的。最后時刻著急著想要追評比分,不僅是中鋒,連前鋒都參加進來搶前場籃板的工作,導致被打了兩次快速反擊。
不僅分差沒追上,最后時刻還被拉開了比分,也直接送別了這場比賽。
回過頭來看一下,蘇德突然爆發的那8分正好一下子讓正常比賽來到一個轉折期。
馬后炮的說法,說蘇德主宰了比賽的進程都不為過了。
這也是趙宏翔突然有了危機,過來立下戰書的原因。至于更熟悉的張展,他并沒有什么區別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