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緩慢地從地上爬了起來,拓跋濤吐出了一大口鮮血。剛才那一刀雖然被狼牙棒擋住,但是仍然震傷了他的五臟六腑。
“能硬接本帥一刀,你年紀輕輕,也算不錯了。可惜,終究是敵人!受死吧!”馬上的申屠此時已經渾身染血,看起來異常猙獰。
說罷,又是一刀劈了上去。受了傷的拓跋濤更是來不及躲閃,只能再次勉強舉起狼牙棒硬抗。
“少將軍,快走!!”
就在長刀馬上就要落到拓跋濤身上的時候,突然旁邊正在和漢軍廝殺的兩名蠻軍士卒不顧身后漢軍騎兵批下的大刀,奮力震偏了申屠的長刀,讓拓跋濤得以躲過一劫,而這二人卻在這以后很快成為了漢軍大刀下的亡魂。
………………………………
在申屠率軍與拓跋濤的親軍鏖戰的時候,其余四路大軍已經突入了蠻族大營腹地。
“殺!!!”
無數的漢軍沖入營地,猝不及防的蠻軍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縱然偶爾有零星的強力抵抗或者是蠻族的將領出手,也很快便淹沒在了漢軍的人潮中。
不過越靠近大營深處,漢軍遇到的抵抗也越強烈,漢軍殺入大營也有些時間了,也讓后營的蠻軍有了整軍的機會。雖然缺乏統一的調度,但是各自為戰的蠻族軍團戰力依舊強悍。往往漢軍付出相當的代價才能夠將之撲滅。
盡管如此,仗著人數優勢,漢軍還是很快殺穿了大半個軍營合兵一處。而在數萬漢軍的面前,是大約八千列隊等候的蠻族大軍。
終究是讓他們組織起了大規模的軍士。
將軍相對,漢軍很快整合了隊形,萬余精銳騎兵在前,數萬步卒在后,列下了最常見的攻擊陣型。
“殺!!”最前方的漢軍將領大吼一聲,當先策馬沖了過去。而蠻族將士也不甘示弱,同樣大吼著殺了過來。
兩軍相撞,頓時人仰馬翻,漢軍固然有著絕對的人數優勢,但是一來人數優勢還沒有完全展開,與蠻族交戰的漢軍只有一萬余人,二來蠻族也有著個體實力的絕對優勢。所以兩軍一時之間竟然出奇地拼了個旗鼓相當。
“列陣!!列陣!”漢軍最前方廝殺的將軍見在兩軍短兵相接過后,原本還算整齊的軍陣逐漸亂了起來,當即大喝道。
漢軍士卒廝殺中聽到自家將軍的大喝聲,迅速與周圍三人或者四人相互靠攏,組成一個個小的弧形戰陣。說起來,這也算是蘇定國發明出來的陣型,他在禁軍演練中發現這種臨時組成的小型戰陣在亂軍之中具有極大的殺傷力,能夠有效避免我軍傷亡的同時最大程度的殺傷敵軍。
在漢軍士卒迅速組成戰陣之后,蠻族士兵一時之間反應不及,雖然他們實力稍有優勢,但在那幾人組成的漢軍小陣面前總是討不了好。不論從眼前哪個地方進攻,擁有超過兩把戰刀能夠威脅到他。
原本還旗鼓相當的局面在漢軍士卒全面投入戰場,占據了壓倒性的數量優勢,又各自結成小陣之后,勝利的天平很快很快向著漢軍的方向倒去。
“殺!!”
“殺蠻賊!!”
無數漢軍已經殺紅了眼,組成小隊不斷往前沖殺,此時蠻族的陣型已經完全被漢軍騎兵沖散,蠻族士兵大都各自為戰,又如何能是三五成群的漢軍對手?一個個蠻族將士不斷倒在漢軍沖鋒的路上,不斷有蠻族將領企圖重組陣型,但都被漢軍將領一一攔下。
很快,在漢軍的拼死沖殺下,蠻族后營之中殘余的八千余蠻軍便被絞殺殆盡,除了一千余蠻軍殘兵投降之外,其余人盡皆倒在了漢軍腳下。
“火速清理戰場,絞殺大營蠻族殘兵!”有漢軍大將大聲命令。
“諾!”剛剛聚集起來的四路漢軍再次一分為六,在一些小將的帶領下再次分頭沖入了已經被殺亂的前營和中軍大營之中,將那些被殺散毫無組織的蠻族士兵一一砍殺。雖然時而還有落單的蠻族小隊發起反抗,但都被迅速撲滅,而更多的士兵選擇了投降,在漢軍步卒的押解下放下了武器跪倒在大營空地上。
大局已定!
…………………………
“少將軍?你竟然是拓跋山的兒子?”正在大部漢軍在后營之中和蠻族殘兵短兵相接之時,申屠卻是一臉驚訝地問道。
“哈哈哈!沒想到拓跋山那狗賊竟然舍得讓他的兒子出來統軍!今日合該被我申屠碰到!”申屠大喜,他可是知道拓跋家族一直以來都是一脈單傳,今日若是抓住了拓跋濤,定能讓拓跋山投鼠忌器。
“來人,速給本帥抓住拓跋濤!”口中大聲命令著身后的漢軍,申屠已經策馬向拓跋濤沖了過去。拓跋濤雖然在蠻軍將士的拖延下勉力跑了幾步,又如何快得過申屠?不斷有拓跋濤的親軍出來阻攔,但要么被漢軍士卒攔下,要么被申屠一刀砍殺,雖能稍緩申屠的馬速,但仍然改變不了拓跋濤的命運。
“給本帥上來吧!”很快,申屠就追上了奪路而逃的拓跋濤。只見申屠側身彎腰,一手持刀,一手已經抓住了拓跋濤的腰帶。
“喝!”大喝一聲,申屠竟是將拓跋濤直接舉過了頭頂,就像扔麻袋一般拋向了身后的漢軍。
“綁了!”甚至不用申屠命令,拓跋濤附近的漢軍已經沖了上去,七手八腳地將拓跋濤來了個五花大綁。
“少將軍!殺!救出少將軍!”拓跋濤的親兵見他已經被漢軍綁住,俱都大驚,不顧生死地向拓跋濤的方向發起了沖鋒。
可惜,原本就人數不多的蠻軍在不斷廝殺中已經倒下了不少,自然不可能突破漢軍的阻攔,很快便在大量士卒的圍殺下盡數倒了下來。
“將拓跋濤給本帥看好,其余人等,整合眾軍,絞殺殘兵,押解俘虜!還有那馬廄中的五萬多匹良駒,都給本帥趕回御蠻關。”
“諾!”漢軍齊聲應諾,分頭行動起來。
蠻族向來以騎兵聞名天下,雖然蠻族士兵下馬以后戰力也不弱,但是相比鐵騎沖鋒,還是弱了不少。而漢軍強于步卒,步卒在同等實力下和下馬的蠻軍正面廝殺,絕對是漢軍獲勝。但是因為大漢缺少合適的馬場的緣故,大漢的騎兵相比起蠻族的騎兵弱了不止一籌。不僅是提現在個體實力方面,更體現在戰馬,騎術等方面。故而申屠才會特意叮囑士兵將蠻族的戰馬趕回御蠻關。
要知道蠻族的戰馬相比大漢,俱都顯得更加好大,沖擊力,速度也更為強悍。而御蠻關中二十萬邊軍,只有區區兩萬騎兵,如果有了這五萬匹優良戰馬,定然可以讓大漢騎兵的戰力增強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