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升起。
洪水已經逐漸褪去,道路卻仍舊有些泥濘。
山谷入口及小路上,那些尸體也都被清理完畢,大軍隨時都能進入山谷。
士卒們雖整夜未眠,卻也全都神情亢奮。
如此輝煌勝利,足以載入史冊,從此鮮卑再也不足為懼。
關羽數年前,雖然已經攻破彈汗山,還斬殺了鮮卑可汗檀石槐。
然而,鮮卑實力猶在。
如果鮮卑再出現一位雄主,能夠將眾多鮮卑部落整合起來,必定又是心腹大患。
事實也的確如此。
歷史上北疆之戰結束數年以后,鮮卑可汗檀石槐亡,其子和連繼位。
奈何,和連沒有檀石槐那種威望。
他雖是鮮卑名義上可汗,卻根本得不到各部落認可。
為了豎立威望。
和連屢次寇邊攻打幽州、并州,后來在攻打北地郡時,被當地人射殺。
從此以后,鮮卑再次陷入分裂。
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漢末天下大亂之時,鮮卑才無力南下寇邊。
直到柯比能橫空出世。
柯比能的傳奇故事,哪怕相比于檀石槐亦是不逞多讓。
柯比能學習漢族先進技術與文化,并在曹操北征烏丸后獻上降表,想要安心發展。
然而,由于柯比能在統一鮮卑的戰爭中,屢次被魏國阻攔,當即起兵叛亂。
雙方連年戰亂。
柯比能在魏國不斷干涉下,仍舊崛起于漠南,后來甚至帶甲十余萬。
不過。
也正是因為魏國不斷干涉,柯比能始終未能統一鮮卑,卻也成為魏國心腹大患。
直到幽州刺史王雄,派遣勇士韓龍刺死軻比能,鮮卑才不足為據。
從那以后。
鮮卑種落離散,互相侵伐,強者遠遁,弱者請服,曹魏邊陲因此得以安息。
說到這里,倒也不得不讓人感嘆。
曹魏北疆連年戰亂,仍舊沒有辦法平定的心腹大患,卻因一刺客而劃上句號。
現如今。
數萬鮮卑大軍滅亡。
縱然有人能夠崛起于草原,傷亡如此多青壯的鮮卑,也沒有了與大漢對抗的實力。
而且。
想必經過此戰以后,本就畏懼關羽的鮮卑人,恐懼之心必定更甚。
只要關羽還在北地,必定再無鮮卑膽敢入侵。
大漢北疆這個心腹大患,至少在二十年內,都不可能再翻起多大風浪。
賈詡也正是考慮到這些,才會大費周章設局,將數萬鮮卑戰士葬身于此。
山谷入口,大水雖已退去,道路仍舊有些泥濘。
眾人看向關羽的眼神,充滿了敬畏。
如果說。
關羽以前因為勇武,受到士卒們尊敬的話。
那么此戰過后,洪水所吞沒的鮮卑人性命,就會讓關羽顯得有些恐怖。
這些人自然不知道,計策全都出自賈詡之手。
他們只知道,關羽剛剛回到并州,就先接連七陣擊破兩族聯軍。
最后更是使用奇謀,將兩族聯軍盡數消滅。
如此豐功偉績,簡直令人乍舌。
“準備進入谷內。”
關羽騎在赤兔馬上,對著身后士卒厲聲喝道。
雖說大局已定。
然而難保山谷內,仍有鮮卑、匈奴人活著,所以進入山谷必須要小心謹慎。
要知道。
洪水雖然進入山谷,卻由于邊緣荒干水水位較低之故,絕大部分洪水都回流到河內。
這也是為什么,谷內積水最多也只達到齊腰程度。
若非山谷面積太大,與河道相接位置又不多,恐怕水淹之計就要失敗。
其實。
以山谷內當時水位。
只要鮮卑人能夠沉著冷靜,等到大水退去之時,也許根本不會有太大傷亡。
畢竟,洪水根本不能超過士卒頭頂。
當然。
很多事情也并不能這么算。
以洪水沖擊下來的速度,這些不善水性的鮮卑士卒,很可能被水沖倒在地。
哪怕水位沒有人高,在湍急流水的作用下,摔倒后仍舊有極大機會溺亡。
然而。
水淹之計最大殺傷不在其本身,反而是滾滾洪水帶來的恐慌。
人們只要恐慌,就會失去理智。
數萬兵馬聚集在山谷內,失去理智后混亂狀態可想而知。
更何況,這還是在黑夜中。
洪水本就帶著強大沖擊力,再加上士卒們帶來的混亂,恐怕不少人都會被洪水沖走。
繼而,在眾人踐踏中死去。
甚至還有可能,那些不會水的士卒摔倒以后,極力抓住附近士卒。
結果兩人扭在一起,摔倒在水中雙雙溺亡。
哪怕關羽還未進入山谷,卻也能夠猜到里面慘狀。
當然也不能排除,還有許多沉著冷靜之人,躲過了洪水的肆虐。
也許那些人已經毫無戰心。
不過關羽身為三軍主帥,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小心謹慎才對。
隨著關羽命令的下達,士卒們列著整齊隊伍,踩著淤泥謹慎進入山谷。
山谷內,尸橫遍野。
然而在四周峭壁上,卻也躲著許多瑟瑟發抖,面帶恐懼的鮮卑、匈奴人。
不僅如此。
還有許多光著上半身之人,拿著武器畏縮的躲在山谷角落。
淤泥中,更多卻是那些氣若游絲的鮮卑人。
若非這些人躺在淤泥中,偶爾還掙扎幾番,恐怕都會以為他們乃是死人。
關羽略作估量,活下來的居然有一萬余人。
只是這些人大多赤手空拳,不少都氣若游絲,根本沒有絲毫戰斗力可言。
“投降,我們投降?!?p> 關羽剛剛率領軍隊進入山谷,那些僥幸活下來之人,全都面含恐懼的喊道。
有些還拿著武器之人,急忙扔掉武器,跪倒在地請求投降。
“兄長,如何處置俘虜?”
看著萬余殘兵敗將,關雄當即有些為難的問道。
云中兵馬不過三千,縱然加上并州其余郡兵,總數也只有萬余。
若沒有于夫羅率領的匈奴人幫忙,想要彈壓這萬余俘虜,恐怕并不容易。
關羽丹鳳眼微微瞇起,深深吸了口氣。
“賊人連年寇邊,殺我子民,搶我財物,毀我田地,罪不容誅?!?p> “敵軍雖敗,賊心未死,若不盡除,必生禍患。”
“傳我軍令,所有賊人,無論投降與否。”
“盡屠之!”
關羽下達這個命令以后,哪怕關雄內心也是一顫。
上陣殺敵,縱然殺掉再多人也無妨,可是屠殺俘虜自古不詳。
若非迫不得已。
極少有將領愿意屠殺降卒,因為這樣做的人,大多不得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