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漢末武圣

第十二章 明爭暗斗

漢末武圣 半城流煙 3228 2018-03-28 21:29:04

  “少將軍,何事喚我來此?”

  云長投軍已有三日,尋常都是與士卒們在校場訓練,卻不想今日被臧洪喊了過來。

  進入營帳,看到滿臉愁容的臧洪,云長有些疑惑的問道。

  “你我二人意氣相投,兄長年長我幾個月,以后直接稱呼我阿洪即可,少將軍聽起來倒顯得生分。”

  漢代,名前面加個‘阿’字有親昵之意。

  當然,這僅限于對同輩或者晚輩,對待長輩卻不能如此稱呼。

  看著臧洪真誠的面龐,云長也不扭捏,當即喚道:“阿洪。”

  臧洪聞言臉色這才稍微舒緩,仿佛剛才的愁容都要消失一般。

  “兄長前番問我,為何大軍出征以前都弄得天下皆知,那時我沒有回復。”

  “不知兄長是否還想知道?”

  看著臧洪再度變得凝重的臉色,云長毫不猶豫點了點頭。

  這場北征如此倉促,而且顯得如此不合乎常理,這在人才輩出的漢代顯得極其反常。

  哪怕大漢現在已經日薄西山,卻也不可否認如今正是人才輩出的年代。

  細思極恐。

  若此間真有內幕,云長此次隨軍北征,說不得就是一場惡戰,甚至可能會有性命之憂。

  “此事,還要追朔到段太尉身上。”

  段颎掃滅東羌立下赫赫戰功以后,就被召回朝堂升官加爵,可謂名聲顯赫。

  然而,段颎掃滅東羌雖然是天大功勞,期間卻也花費糧餉無數,以致朝中很多大臣對段颎有所擠兌。

  當時經過兩次黨錮之禍,宦官早已權傾朝野,士大夫話語權被極大削弱。

  由于士大夫對于段颎的不認同,導致段颎直接投靠宦官,甚至冤殺了中常侍鄭颯、董騰等人。

  自此以后,段颎爵位、封邑扶搖直上,直接增邑四千戶,加上從前的封邑共一萬四千戶。

  甚至在此之后,段颎直接代替李咸為太尉。

  眼看段颎已經登臨權力頂峰,卻不想由于常年征戰累計的傷病爆發,不得不辭去太尉之職,改任潁川太守。

  護烏桓校尉夏育以及護羌校尉田晏,曾經都是段颎左膀右臂。

  在段颎投靠宦官到升遷太尉期間,這兩員虎將也是立下汗馬功勞,同時也得罪了許多士大夫。

  段颎戰功赫赫,哪怕因病辭去了太尉之職,其地位卻也無人撼動。

  然而失去段颎庇護的夏育、田晏兩人,哪怕有宦官維護,仍舊在朝中艱難度日。

  就在去年,黨錮之禍再起。

  昌太守曹鸞上書為‘黨人’鳴冤,要求解除禁錮,靈帝不但沒有聽從,反而收捕并處死曹鸞。

  接著靈帝又下詔書,凡是黨人門生、故吏、父子、兄弟中任官的,一律罷免,禁錮終身,并牽連五族。

  黨錮范圍由此擴大,波及了更多的無辜者。

  在此期間,夏育、田晏二人又成了天子手中鋼刀,不知多少人死于刀下。

  這場黨錮之禍雖然再次以宦官的勝利告終,卻也波及太廣,天子不得不拿田晏前來頂罪。

  好在靈帝以及宦官,都并沒有想要真正治罪田晏,沒過多久便赦免其罪行。

  不過由于無數黨人門生、故吏、父子、兄弟被罷免官職,以致士大夫群雄激憤,民間更是怨聲載道、盜賊四起。

  正在此時,田晏卻是向靈帝獻策,那就是通過對外戰爭轉移內部矛盾。

  為了參與這場戰爭,田晏甚至向中常侍王甫求得為將,這才被封了破鮮卑中郎將的職位。

  靈帝本來覺得國庫空虛,擔心戰事曠日持久并不想輕啟戰端,不曾想有宦官王甫等人不停攛掇,這就讓天子猶疑不定。

  護烏桓校尉夏育更是進言:“鮮卑寇邊,自春以來三十馀發,請征幽州諸郡兵出塞擊之,一冬、二春,必能禽滅。”

  看到夏育上書中所言,一冬、二春就能掃滅鮮卑,靈帝終于心動了。

  真要那樣的話,不僅可以轉移國內矛盾,還能樹立起天子威望。

  試問,又有哪位天子不想戰功赫赫,留名青史?

  正是為此,才有了這次遠征鮮卑的詔令。

  “真沒想到,朝堂爭斗居然如此激烈,那我等豈不成了黨爭的犧牲品?”

  云長先是聽得目瞪口呆,繼而感覺強烈的憤怒充斥全身。

  他本來還想著殺敵報國,甚至覺得靈帝哪怕寵信宦官,卻也知道為百姓著想,派兵攻打屢次犯境的鮮卑。

  卻沒想到,這場所謂抵御外辱的戰爭,只不過是靈帝為了轉移國內矛盾的產物罷了。

  直到此時云長才明白,為何人才輩出的漢代,最終會走向末路。

  幾次黨錮之禍,已經弄得士大夫離心離德,這恐怕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朝堂公卿,難道就沒人出言勸諫陛下嗎?”

  云長虎目圓瞪,顯然已經氣急。

  假如這場戰爭是大漢準備許久,已經有萬全之策,哪怕云長馬革裹尸也心甘情愿。

  奈何這只是一場因為黨爭才倉促發起的戰爭,料想勝率不高,那么將士們的犧牲就會顯得毫無意義。

  “哎,朝中公卿又怎會沒有勸諫?”

  臧洪嘆息一聲,從懷中拿出了一封書信,遞給云長。

  云長接過書信,只見信封上面寫著‘蔡邕書’三字。

  字體優美而不失剛毅,誘惑而不失正氣,哪怕云長不懂書法,也知道寫信之人必定是書法大家。

  “蔡邕,莫非是大儒蔡邕!”

  很快,云長就想起了蔡邕究竟是何方名士,不由失聲驚呼起來。

  “正是蔡議郎。”

  見出身平凡的關羽居然知道蔡邕,臧洪心中雖然疑惑,倒也沒有多想。

  說起來,蔡邕身為士大夫自然同情黨人,不過好在蔡邕精通音律、才華橫溢,靈帝本人喜愛辭賦,這才對蔡邕頗為大度。

  這也是為什么,哪怕蔡邕屢次直言進諫未被采納,卻仍然留在朝中為官。

  知道這封書信出自于蔡邕,云長不敢怠慢,鄭重拿出書信讀了起來。

  只見信中寫道:

  夫征討殊類,所由尚矣。

  然而時有同異,勢有可否,故謀有得失,事有成敗,不可齊也。

  夫以世宗神武,將帥良猛,財賦充實,所括廣遠,數十年間,官民俱匱,猶有悔焉。況今人財并乏,事劣昔時乎!

  自匈奴遁逃,鮮卑強盛,據其故地,稱兵十萬,才力勁健,意智益生;加以關塞不嚴,禁網多漏,精金良鐵,皆為賊有,漢人逋逃為之謀主,兵利馬疾,過于匈奴。昔段颎良將,習兵善戰,有事西羌,猶十馀年。

  今育、晏才策未必過颎,鮮卑種眾不弱曩時,而虛計二載,自許有成,若禍結兵連,豈得中休?

  當復征發眾人,轉運無已,是為耗竭諸夏,并力蠻夷。

  夫邊垂之患,手足之疥搔,中國之困,胸背之瘭疽,方今郡縣盜賊尚不能禁,況此丑虜而可伏乎!

  昔高祖忍平城之恥,呂后棄慢書之詬,方之于今,何者為甚?天設山河,秦筑長城,漢起塞垣,所以別內外,異殊俗也。茍無蹙國內侮之患則可矣,豈與蟲蟻之虜,校往來之數哉!

  雖或破之,豈可殄盡,而方令本朝為之旰食乎!

  ……

  略顯吃力的讀完這封書信,云長對于蔡邕卻是敬佩起來。

  蔡邕并沒有說靈帝想要征討鮮卑是錯誤的決定,只是說時候不對,貿然征討勝負未知。

  為此,蔡邕不遺余力的舉例。

  先是說以漢武帝之神勇、麾下將士之勇武、朝廷賦稅之充實,北擊匈奴幾十年也導致朝廷人才匱乏,甚至連武帝都要下罪己詔承認自己的錯誤。

  如今朝廷財政匱乏,根本不能與武帝時期相比,更不能輕啟戰端。

  況且如今之鮮卑已經占據匈奴故土,擁兵十數萬,再加上朝廷關塞不嚴,導致精鐵等戰略物資被賊人獲得,更助長了鮮卑人實力,甚至超越了以前的匈奴。

  當年有段颎這樣的良將,掃滅羌人仍舊耗費十余載,夏育、田晏才能不及段颎,鮮卑又不弱于羌人。

  兩人為了建功虛報兩年即可平定鮮卑,若事不能成,反而會遭致連年戰亂,耗盡國庫。

  邊境之事僅為小患,中國之事才是大患,如今郡縣盜賊四起,朝廷連這些盜賊都不能剿滅,更何況那些鮮卑人呢?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蔡邕對于各方面局勢都分析的十分到位。

  本來云長只是憑借直覺,認為此次遠征鮮卑有些蹊蹺,倒也并不覺得真的會慘敗。

  然而看到蔡邕深入淺出的剖析以后,云長對于這次遠征卻失去了信心。

  “蔡議郎乃家翁好友,這封信就是蔡議郎給陛下的奏疏,奈何蔡議郎如今人微言輕,陛下根本沒有采納。”

  如今的蔡邕雖然已經名滿天下,官職卻并不高。

  況且一手提拔蔡邕的前司空橋玄,也因為黨錮之禍憤然辭官,這就導致黨人在朝中勢力越加衰弱。

  “本來這場戰爭,陛下只準備派遣夏育、田晏兩位將軍領兵,也是朝中諸公多方斡旋,才讓家翁領兵一萬由雁門郡出塞。”

  說到這里,臧洪聲音有些唏噓。

  云長聞言,卻是在心中暗自冷笑。

  那些朝廷諸公,看起來好像是為臧旻爭取領兵機會,其實也擔心夏育、田晏二人立了大功,那個時候宦官權勢將越發不能動搖。

  是以,朝廷諸公才會派遣臧旻這個儒將協同出征。

  就算最后真的大獲全勝,也并非全部是夏育、田晏的功勞,說到底還是朝廷內部爭斗罷了。

  至此,云長對于大漢那僅存的希望,亦是轟然崩塌。

  “哎,不考慮各自立場,其實這次領兵最好的主帥應該是段颎將軍,或者前司空橋公亦可。”

  “奈何二公都已年邁,無法再次領兵。”

  說到這里,臧洪語氣中也有些意興闌珊。

半城流煙

這場北擊鮮卑的戰爭,也許不少讀者有所耳聞,知道的可能也不太清楚,流煙寫這一段既是為了給主角做鋪墊,也未嘗不是想要從側面反映漢末朝堂的爭斗。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门市| 和平区| 威信县| 巴彦县| 宿松县| 突泉县| 贡山| 河北区| 保山市| 开江县| 夏津县| 白城市| 萨迦县| 金昌市| 济宁市| 萝北县| 贵德县| 漳平市| 浮山县| 揭阳市| 且末县| 仁化县| 兰考县| 潜江市| 道真| 城固县| 昆山市| 绥棱县| 安福县| 雅安市| 广水市| 武城县| 咸宁市| 广南县| 德昌县| 台东市| 阿拉尔市| 铁力市| 若羌县| 成都市| 灵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