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主任
衣山盡
現實已完結74.48萬
理工男韓路立志投身于商品經濟大潮,成就自我,為了解決編制問題,為了逃離蠻不講理的父親,考到離家千里的事業單位,陰錯陽差成了文藝機關的管理人員。 性格豪爽理性思維的韓路掉進一眾把日子過得風花雪月,見花流淚對月傷心的文青們叢中,顯得格格不入。 而這個時候,單位面臨著改制,改事業編為企業。小韓同志大驚:“我這不是白考了嗎?” 而在網絡時代的沖擊下,市文化藝術中心也是搖搖欲墜,隨時都有可能破產。 堂堂小鎮做題家,考試機器,自然不甘心就此沉淪,韓路時刻想著如何逃離這艘沉船。 無奈造化弄人,他不但不能離開,反成為這家單位的大家長,肩負著為這幾百口子不食人間煙火的藝術家找口飯吃的重任。 “什么,宏揚傳統文化?宏揚啥,沒飯吃唱餓龍崗啊?” “市財政欠我們中心的績效什么時候發,我謝謝你,我謝謝你八輩兒祖宗!” “什么,可以解決老婆問題……在這群不瘋魔不成活的神經病里挑……我這是請尊菩薩回家供著?” “我不干了,不干了,調我去鄉鎮吧,哪怕是干個小科員。嗚嗚嗚,這地兒就是一片苦海啊!” 市文化中心主任韓路韓老板要撂挑子。
-
房不勝防的那些年
狗叔孤寒
現實已完結60.23萬
中國商品房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興起,發展到2017年已經歷了三十多個年頭,這期間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富豪,也造就了許多財富神話,許多人因買了房子成為人生贏家,又有許多人因錯過時機而扼腕嘆息、拍腿懊悔,有沒有買房成為了當今衡量一個人或者家庭成功與否的一條重要標準了。 曾經有那么一則廣告:“你媽逼你買房了沒有”火遍了房市和廣告業。 茍書寒沒有這么有眼光的媽,十年前他懷揣第一桶金準備去買房時,他的媽媽告訴他:“你遲早要回湘西的,你買在深圳干什么?” 茍媽媽沒有逼他,一向遵循“快樂至上,自由為王”的他自己也沒有逼自己,是啊,大不了到時候回湘西農村建一棟別墅,于是他拿著買房的錢開了一家公司,但是月有陰晴圓缺,人有背時倒霉,茍書寒創業失敗了。 茍書寒還記得才去深圳時候,滿眼都是那句廣告語:“來了就是深圳人。”到后來卻因為各種原因,比如租房住,小孩讀書沒學位,支出太大,失敗負債等等,茍書寒被現實逼離了深圳,離開時,沒有像戀人分手那般的傷心欲絕,也沒有像生離死別那般的撕心裂肺,有的只有老友道別的那種惆悵與祝福。 終究,茍書寒沒有成為深圳人。
-
上海凡人傳
和曉
現實已完結49.05萬
【第六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一等獎獲獎作品】 【上海市作家協會現實題材重點創作項目入選作品】 【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2022年度)網絡小說榜上榜作品】 【國家新聞出版署2022-2023年優秀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出版工程入選作品】 【已簽約出版】 九十年代初,上海南市區老城廂里出生的朱盛庸,高三那年偶然得到一個赴美留學機會,卻因為不愿意錯過患癌外公的最后半年而放棄,而他的好友踏上了去美國的路。留在國內的朱盛庸畢業后放棄統一分配,自主擇業,自此親身見證了上海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每個平凡人生的選擇雖然微小,卻同樣助力時代的光輝。故事講述的,是上海平凡人的人生,也是上海波瀾壯闊的30年城市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