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凡人傳
和曉
現實已完結49.05萬
【第六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一等獎獲獎作品】 【上海市作家協會現實題材重點創作項目入選作品】 【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2022年度)網絡小說榜上榜作品】 【國家新聞出版署2022-2023年優秀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出版工程入選作品】 【已簽約出版】 九十年代初,上海南市區老城廂里出生的朱盛庸,高三那年偶然得到一個赴美留學機會,卻因為不愿意錯過患癌外公的最后半年而放棄,而他的好友踏上了去美國的路。留在國內的朱盛庸畢業后放棄統一分配,自主擇業,自此親身見證了上海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每個平凡人生的選擇雖然微小,卻同樣助力時代的光輝。故事講述的,是上海平凡人的人生,也是上海波瀾壯闊的30年城市變遷。
-
野與城
巴山紅豆
現實連載中34.76萬
講述8090一代人的青春成長故事,不同于其他的青春小說,著力刻畫青春的美好與浪漫,這部小說的視角是以真實的心理視角反映了這一代人所經歷的青春歲月。應試教育帶來的壓抑,在成長中遇到的困惑和迷茫,與上一輩人在價值觀上的沖突,都是成長路上的各種荊棘。那么我們該從這段歲月中得到什么,也是在教育中收獲什么,這部書進行了較為集中而獨到的討論。 作為一個勵志故事,這部書基本濃縮了大部分同代人所經歷的校園歲月,相信你能在從中找到一點自己的影子。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時,你可以將這本書作為重要的參考讀本,來去思考,并獲得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 這部書在另一方面所想反映的,是通過教育的發展側面反映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城鄉二元結構是中國近現代的主要社會特征,這部小說也是圍繞城與鄉的二元結構展開。“野”象征的是農村成長的一代人,帶有鮮明的鄉土文化特征,“城”自然指城市成長的一代人,是商品文化成長環境下的代表。這兩種文化之間的雜糅碰撞,是中國近幾十年城市化進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現象之一。從農村走向城市是近幾十年的主流趨勢,但也曾有過“上山下鄉”的插曲。
-
終于,我們變成彼此最討厭的人
wqy遠狼
現實已完結32.11萬
面對著熟悉的環境,每一天仿佛都是昨天。可無論你在意與否,都無法阻止時間的腳步。或許在這悄無聲息中,很多事情已然變成我們無法想象的樣子。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當我們回過頭來審視曾經走過的路,又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態? 時代在變,年齡在變,人也會變!面對著挫折,不忿與誘惑,誰又能從一而終?路走錯了可以再回頭,但心中的方向不能偏移!
-
谷底人生
木二車
現實連載中34.02萬
男人四十應該什么樣?原本沒有一個固定的評判標準。 可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成熟穩重、睿智大氣,事業有成成了標配,君不見文學影視作品中,動輒就是某總、某董。出入必是寶馬香車西裝革履,工作也總是高端寫字樓江景海景辦公室里揮斥方遒運籌帷幄,身邊美女俊男跟班成群,惹得年輕女主們趨之若鶩。似乎這個年齡段的男人個個都是人生巔峰的存在。 可在現實中這樣的人又有多少呢?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怕還是占了大多數。 尹旭奎,一個銀行的小柜員,一個老實巴交甚至有些懦弱的中年男人。賺著穩定卻不高的收入,在家做著家庭煮夫。忍受著行里晚輩上級的擠兌和女強人老婆極其一家人的鄙視。 當知足不再能夠常樂,平庸成為一種罪過,不成功仿佛不配活在世上。尹旭奎這個年屆四十卻步入谷底的男人該何去何從。 本文沒有涅槃式得浴火重生一飛沖天,也沒有爽文式的翻盤打臉,只是力求講述普羅大眾中最平凡的中年男人的生活。也是根據作者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
-
塌房少女重建指南
時不識路
現實已完結40.82萬
【獲第六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優勝獎】 同樣是追星,宋桉張揚似火追得轟轟烈烈;常喻低調長情,把追星當成貧瘠精神世界的一道光。 原本只想在兵荒馬亂的現實生活中,安安穩穩求一處放松的精神烏托邦。沒想到塌房從天而降,安逸精神世界灰飛煙滅。 一時塌房又怎樣,調整心態,拼拼湊湊重建好又是新的一天。 什么?全塌了?她這是什么追星體質! 誰說27歲不能說少女,在成為循規蹈矩的成年人之前,永遠保持著熱淚盈眶。 都覺得追星是件幼稚的事情,然而外界目光和壓力緊追不舍。到了“成熟”的分水嶺,塌房少女們在一次次碰撞中,完善了自我,成全了青春,始終記得向著有光的方向追逐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