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拉圖斯特拉如此說+善惡彼岸(英文版)
(德)弗·尼采
哲學已完結16.42萬
《查拉圖斯特拉如此說》是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采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被稱作“哲學小說”的書。此書成書于1883—1885年間。就是在這部書里,尼采寫道:“上帝死了!”,并且同時還說自己正在研究“快樂的科學”。《善惡彼岸》是《查拉圖斯特拉如此說》的思想的更加聚焦與延續,只不過,思想更犀利,目光更睿智。它們可說是姊妹篇。所以,現在把它們兩本合而為一出版,是個非常不錯的主意。而且,這樣還可以用比較低廉的價格,給讀者提供尼采更多的思想內容。本英譯本是尼采自己認可的最權威版本。
-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導讀
周強 孫厚權編著
哲學已完結8.45萬
本書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叢書第二輯的一種,主要描述了《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的時代背景、寫作目的及歷史影響,分析了本書的主要思想,包括:黑格爾哲學的合理內核、內在矛盾及其解體,費爾巴哈哲學的基本內核及其局限,費爾巴哈哲學的歷史唯心主義觀點批判;在此基礎上,對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及其偉大意義進行了評述。最后論述了《費爾巴哈論》對當代中國的重要現實意義。
-
戰國黃老道家名著:呂氏春秋(上)
呂不韋及門客
哲學已完結6.06萬
本文是戰國末期秦相呂不韋召集門客集體編纂的一部著作,全書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160篇,體現了秦統一六國前夕的哲學和政治思想新趨勢,保存了大量先秦史料和科學文化方面的珍貴資料。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干,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為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一統后的意識形態。但后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呂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書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萬字。本書作為十二紀、八覽、六論,以道家思想為主體兼采陰陽、儒墨、名法、兵農諸家學說而貫通完成的一部著作,注重博采眾家學說。但主要的宗旨屬于道家。
-
愛智之思:西方哲學的趣談與啟迪
楊壽堪
哲學已完結20.17萬
本書是西方哲學的通俗讀物。與現代社會流行的此類專著、教科書不同,它不是全面系統地介紹西方哲學家的哲學理論觀點,而是挑選出其中某些哲學問題、命題或名言進行論述與分析。為此本書遵循三個原則:第一“趣味性”。既然此書為“趣談”,就必須從西方哲學中挑選出能夠引起讀者的興趣的哲學問題、命題或名言,使讀者見到此題目就能夠吸引他,并迫不及待要去讀它。第二“哲理性”。既然是西方哲學的讀物,當然不能離開哲理性這條主線,盡管不是全面論述西方哲學家的理論觀點,但無論寫那方面的問題、命題或名言,都是從一個側面、一個視角反映哲學家思想,而且應該從中揭示出其深刻的哲理性的內涵。第三“啟發性”。就是讓讀者讀后不僅增長了哲學知識,而且無論在看問題上還是在思想方法上得到一些啟示、幫助與提高。
-
沉思錄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愛比克泰德
哲學已完結17.97萬
《沉思錄》的作者是古羅馬帝國皇帝馬可·奧勒留。他把一切事情都不看成是惡,認為痛苦和不安僅僅是來自內心,并且可以由自己的內心加以消除。書中記錄了他擺脫激情和欲望、希望獲得冷靜而達觀的生活態度,闡述了理性與死亡的關系,分析了個人德行以及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同時要求人們常常自省,并付諸行動。
-
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帕斯卡的哲思語錄
(法)帕斯卡
哲學已完結6.75萬
本書是法國著名哲學家帕斯卡的經典作品選編。全書由思考入題,講述道德、信仰、思維等人生主題。解答了許多哲學回答不了的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帕斯卡洞悉了宇宙的真相,窺見了人類的奧秘。在他看來,人就像蘆葦一樣脆弱,但因有思想而偉大。翻開本書,直抵人生的終極秘密。
-
文明及其缺憾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哲學已完結10.82萬
本書是弗洛伊德在20世紀20年代后期對當時西方人類社會現實進行深入剖析和批判的代表作,其中包括《一個幻覺的未來》和《文明及其缺憾》兩部分內容。本書與《自我與本我》《超越快樂原則》《圖騰與禁忌》《摩西與一神教》等著作,共同構成了弗洛伊德晚年用精神分析的理論觀點來評價社會文明和文化問題的系列著述。本書是弗洛伊德后期對西方社會、文化和文明的發展、宗教等問題進行的基于精神分析視角的理性分析,是弗洛伊德晚年對其生活的歐洲社會文明問題的不懈探索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