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朧月
第一章朧月
細雨綿綿中的長慶街與昨日一樣,依舊是人流涌動,車水馬龍,好不熱鬧。耳邊是街邊的小吃攤忙前忙后的吆喝聲,眼前是櫛比鱗次的掛牌商鋪的繁華勝景,推著裝滿貨物的轱轆車在人流里左彎右繞,匆匆趕路的差役也只能滿頭汗水地催促道“讓一讓,讓一讓。”無奈人群并未注意到身后前行而來的貨車,依舊看熱鬧的看熱鬧,應酬的應酬,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里而十分滿足。
“你能不能慢點呀!衣服都臟了。”街邊的糍糕鋪邊,一個穿著秋瑰色長褲,茶白色褙子的女孩憤憤地欲放下手中剛剛打包好的糍膏去追那已遠去的轱轆車夫,因為下著小雨,道上的石縫間積起了水塘,這匆忙趕路的粗鄙之人,并未留意到女孩此刻的不滿情緒,已是漸漸消失在了人群里。
“這個時辰呀,應是給宮中馬廄運糧草來的!”糍糕鋪的老板一邊將包好的糍糕又遞回女孩的手上,一邊是笑意盈盈道。
“姑娘莫生氣,莫生氣…這糕,要趁熱吃,趁熱吃,姑娘這一去一回,涼了可就不好吃啦。”
看著手中被硬塞回來的熱乎乎紙包,女孩是依舊紛紛不滿地看了看那車遠去的地方,似是在猶豫什么,回過頭,嘆了一口氣。
“要不是小姐在等這糕吃.....我一定....”
她輕蹙著眉頭,似是又無奈地轉過身在糕店老板的滿臉和氣微笑下不由得欲言又止。
“老板找零吧,剛剛我給了你一兩銀子!”
“好好好!”生意人的老板是個矮小身材微微發福的中年男人,十分精明的他也看出了女孩那一身簡單樸素的裝扮,看似與尋常百姓的女童無異,卻是面料選擇地十分考究,腰間的玉佩在短短的褙子里若隱若現,鞋子也是與尋常百姓不一樣的絹料,上面繡著蘭花與蝶。女孩的烏黑秀發簡單地編成數條,盤在兩耳的后面,沒有一點珠花首飾的點綴,確是襯托著微微珠圓玉潤的面龐十分白凈通透。女孩不施粉黛,樣貌雖十分可愛,卻也并非有太突出的長處和美麗。“這大約是哪家官宦人家養尊處優的妾婢,受人之托,在這市井無所顧忌地拋頭露面吧。”糍膏店老板如此想著,精明的他是又更加精神抖擻地招呼起來。
“姑娘有空再來!東京我們家的糍膏可是數一數二的,皇上那御膳房可都吃不到如此好吃的東西呢!”
“那可不一定!”
女孩接過找零的兩串銅錢放進了錢袋,眼角似乎都懶地再一瞥眼前這說大話的男人,
“皇宮里可是.....”
她低著頭小聲嘀咕著,似是不想再惹麻煩之事而懶地再說下去。
“謝謝了!”
她提上糍糕那熱乎乎的紙袋,抬起頭沖糍糕鋪老板笑了笑,是頭也不回地走了。
女孩穿過繁華的長慶街,在茶水鋪邊繞進了一條偏僻的石板小路,路上二三攤販伙計聚集閑聊,也有匆匆趕路的行人。
“今年鄉下的蝗災實在是嚴重,鄙人不得不帶著小兒投靠東京遠親,若不是.....”一位頭發略花白,穿著整潔的紺色布衣的中年男子正放下銅錢,與茶鋪的伙計交談中起身又欲言又止。
“請問.....這荊王府在什么地方?可是快到了?”中年男子小心翼翼地整理好用舊布包裹好的一件長形行李,一邊交給了身邊坐著的一書童打扮的清秀少年。聽見此人提起了這東京城里聲名顯赫之人,女孩不經放慢了腳步,側目而去了這對形似父子之人。這中年男子頗有教養的談吐并未引起她的注意,卻是旁邊那正在專注收拾行李的清秀少年讓她覺得此人似乎有些與眾不同。此人挽著干凈利落的發髻,發色比常人淺一些,深棕的額發掛著顆顆雨水,在雨后的陽光下泛出些許剔透的琥珀色來,少年膚白勝雪,雖說是男童的打扮,卻是英氣的雙眸中透出了隱隱約約難以言喻的柔媚不羈的神色。
看那五官,大約是有胡人后裔的血脈吧,女孩對這一瞥而過的少年印象很是深刻,若此人是女子,還應真是美人胚子,若是男子,卻倒是有幾分可惜了。女孩心中左右評判著,不禁微微感嘆了起來。若論英氣,這人自是過人,若單論美貌,有何人能與小姐相比,她想到這里,為自己將一個男子與小姐相比的古怪想法而忍俊不禁起來。
不過話說回這荊王府,想擠破頭進去的人的確是不少。自從四年前皇后膝下嫡子不幸染疾夭折,這宮中再無皇嗣的誕生,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不過一年時間,在群臣的反復進諫下,圣上是終于選了位小世子入宮被立為了太子。而這位小世子便是這位王爺的兩顆掌上明珠、已過世的寧側妃的雙生子之一,另一位便是剛行過冊封禮的德襄郡主了。自己的孩子被立為了太子,冊封為了郡主,讓這位王爺的權力與人心一時之間更加拾階而上,加上其人十分溫潤和善,愛民如子,又在數年間立下與遼,金等邊境之國談和,立選拔人才新政等數件為國為民的大功,從而民間對這位親王十分地尊敬,千歲之名流傳開來,更是完全挑不出任何毛病來。
當今圣上雖掌權,卻是事事皇后攬權干涉,朝堂內外,也只有這位王爺能與這些外戚權勢力牽制一二。圣上年長其數十歲,功績雖有過之而無不及,卻是這些年脾性變得十分喜大好功。流連后宮聲色,放任外戚胡作非為,百姓不禁越發怨聲載道,敢怒不敢言。
女孩一邊走著一邊想起了與老爺夫人前年入宮的情景。老爺也是朝堂入仕之人,任三品禮部尚書,在宮里這禮部也并非執政中心,事務繁雜,小事事事要張羅,大事根本說不上話。加上老爺性格清高孤僻,不屑與權貴來往,即便入宮,那一年冬季赴宴也只是與百官寒暄幾句,在皇上面前始終附和沉默,幾杯酒下肚,已是歸時。至于那位王爺,當時正值出使遼國之時,女孩雖也久仰大名,卻是并未能一見。坊間都說荊王正值而立之年,卻有著超越同齡人的穩重和智慧。樣貌俊美柔媚,是個溫和恭謙之人,骨子里卻總是沖出一股不怒而威的曠世氣魄。想到這里,女孩不禁越發好奇起來,她甚至想親眼見一見這位百姓口中的好王爺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想到這里她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不禁又嘆了口氣,只因老爺的古板,小姐幾乎足不出戶,別說是進宮看一看,談起皇親國戚,一說到小姐的事情,他總是莫名其妙地談之色變。
女孩一邊想著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一邊趕著路,不知不覺那掛著“狄府”二字的尚書府邸已是映入了眼簾。此日正值午前,這家的主人大約是還留在宮中朝議,此刻并未留守。這狄府看似闊綽寬敞,實則各種裝飾細節處久欠修葺,有些斑駁,無論是墻壁房檐的雕刻設計,還是石料木料的選擇,皆遵循古風,是十分簡單而樸素。女孩敲門而入,她抱著懷中那香氣四溢的紙包,沿著蜿蜒曲折的走廊,一路向里院的廂房匆匆而去。
“蠻妹妹,今日廚房燉了小姐愛吃的鯽魚豆腐湯,你東西放下后隨我來取午膳吧。”路過廚房的檔口,一位年紀略微年長的侍女疾步上前,從廊柱后走上前笑咪咪地沖女孩招呼道。
“哎,知道拉。”蠻兒笑了笑回應道,她剛走了幾步,似乎是想起了什么立刻停下了腳步。
“霞兒!今早夫人與我說,午膳讓小姐一同在里屋用。今天都送去里屋吧。”
“好,我明白了。”霞兒微笑著點頭應允道。
“小姐還在等你,快去、快去吧!”她沖蠻兒擺了擺手,匆匆又往廚房走去。
“小姐,我回來啦。”蠻兒推開廂房的門徑直走了進去。
“小姐,你可知道嗎?今天可真是倒霉,買糍糕的時候,宮里運馬糧的馬車.....”她在桌邊一邊放下手中的糍糕,一邊嘀咕著,整理拍打起自己那風塵仆仆而污跡斑斑的褲擺和禙子。
“雖說是下的小雨,路上可是.....”
正當女孩自顧自地整理著儀容的時候,廂房門左側放置的一張白木邊繪有水墨蝶蘭圖的屏風后,傳來了一陣甜美纖細的笑聲。還未等女孩來得及走上前開口,從那屏風的一側,一個與侍女年紀相仿的女孩悄悄地探出了頭,那女孩臉蛋白皙圓潤,還未加修飾出形狀的淺黛色眉毛下,兩顆杏仁般的眼睛泛著粼粼水波,淺桃色的嘴唇上似乎是剛剛涂抹了口脂,唇中那一點還未來得及暈染開來,本應是有些唐突的妝容,在如此美麗的臉蛋上竟然也顯得十分頗具情趣,仿佛是刻意而為之。女孩笑了起來,那杏眼彎成了月牙般,那如蜜桃一般的甜美中又透出了幾分俏皮嬌俏。
“蠻兒!看看這是什么?”
她指著自己那故意咬著的嘴唇撒嬌地沖著面前的女孩笑道。耳后兩側盤著整整齊齊的雙鬟,發髻后各插著一株金邊鑲白玉的蘭花形狀的簪梳,蘭花上有一排半指長的玉流蘇垂掛下來,襯著女孩烏黑的發絲是十分美麗。
看著眼前女孩探出屏風后那歪著的腦袋,面對這淘氣嬌俏的提問,蠻兒是忍俊不禁地笑了起來。
“小姐可是又從夫人那里得來了什么寶物!”她試圖穿過屏風想一探屏風后那黃花梨的妝奩,卻是失望地發現妝奩上并沒有多出什么新鮮的玩意。
“在這里呢!”看著蠻兒略顯失望的表情,女孩不禁忍著笑意,從屏風后面輕輕地走了出來,她向她攤開了手。那白皙小巧的手掌中間,放置著一只小巧精致的口脂瓷盒。
“今日霞兒去了玲瓏香買了一些新的胭脂水粉回來。”女孩那杏仁般的眼眸是神采奕奕地看著眼前這個無話不談的知心人。
“快要挑花了眼,給我也順便挑了一些回來。”女孩笑著道。她年方不過十三有余,正是漸漸脫離了稚童出落成少女的青澀年紀,無論是還未熟悉使用的新鮮事物,亦或是這個成人的世界,對她來說,都充滿了無盡的好奇。
“小姐,你別動。”蠻兒一邊說著一邊扶上了女孩的手腕,另一只手則輕輕將她微微上揚的柔軟唇瓣上未暈染開來的一點朱紅用手指輕輕地拍打暈染開,一瞬間,那原本有些滑稽的妝容頓時變得令人嘆息不已的嬌艷欲滴起來。侍女凝視著眼前略微修飾下已隱約有傾國傾城之姿的女孩,不由得屏住了呼吸。她八歲因為生計所迫被父母送進狄府,與女孩相伴,天真爛漫的歲月里兩個人兩小無猜,感情好如親姐妹一般。那時的自己只知道自己家的小姐應是比常人家的孩子生得端莊標致一些,卻沒有發現,在不經意之中,那年幼女孩的容顏,如同璞玉一般,經過歲月的打磨,那明艷美麗的容貌已是出落地驚為天人。
“蠻兒,你怎么了?”
女孩微微不解地看著這個對著自己出神的小侍女,因為待閨之身,她從出生之時起就并未有太多的自信,琴棋書畫樣樣皆通,與尋常百姓不同,女孩書讀得也甚多,與學富五車的公子們相比,她十分聰穎,并不遜色。只是極少能看見府邸以外的世界。每一次離家,亦或者家仆從外而歸,她都十分珍惜這些寶貴的機會和交談的時間。
“沒事沒事!”蠻兒回過神來,
“我幫你把這里也畫畫好....”她笑著從妝奩里取出敷粉和黛筆小心翼翼地在這張美麗的臉龐上開始描繪起來。
“等下老爺回來,如果看見小姐剛才的樣子,怕是又要嘮叨了。”她嗔怪著,專心于補救工作.....
在這個侍女的一陣忙活下,女孩的容顏是掛上了一層淡淡的妝,她拿起了手里的鏡子,明亮的銅鏡中,那人仿佛是自己,仿佛又不是自己,此刻的女孩還不明白“美麗”應該是什么樣的,她只是覺得突然之間,自己的臉變得和平常有些不一樣了。
“怎么樣?好看嗎”小侍女看著銅鏡中的美人得意地問道。
“好看!”女孩看看鏡子里的自己,又回過頭沖那小侍女開心地笑了起來,單純可愛的她眼睛彎成了兩輪彎彎的月牙兒,那月牙兒縫中透出了幸福又快樂的光芒。
晚膳時,一家三口人圍坐在里屋中的圓桌邊。蠻兒給若顏盛了些她愛吃的鯽魚豆腐,女孩看著她笑了笑。而轉過身,一邊的夫人正與自己這位若有所思,臉上掛滿心事的夫君談笑著。“常德,再過些日子可是顏兒生辰了,今年也可要叫園鳳一家過來?”
“怕是...不方便。”男人摸了摸自己微微花白的鬢須,他放下了筷子,一身簡樸的茶褐色布袍袖口上還留有反復穿著而染上的淡淡墨跡。
“今年不同往年。如今遼戰事已平,會試又在即,今夏又是皇上四十壽辰。禮部已是應接不暇,焦頭爛額。”常德嘆了口氣,看去了對面的小女孩,若顏對這位一心撲在公務上,事事憂國憂民的父親已是了解于心。她雖得他如掌上明珠地疼愛,也早已習慣了事事退讓于父親的這些正經事兒。
“姨母想必家事也重,如今蟬兒還小,長途跋涉也周折。若顏有爹爹和娘一起過就好了。還有蠻兒和霞兒在呢,不是嗎?”女孩看去身邊的母親,女人眼中滿是疼愛和不忍。
“娘這是想讓你過的體面些。”她欲言又止,想起自己這位官位不算低,卻幾十年如一日低調簡樸又兩袖清風的丈夫,她已知自己無需再多爭辯。好在若顏在自己的悉心照料下出落地十分乖巧,聽話懂事,她又微微撫平了自己的不滿。
“也罷。”
“只是及笄是女兒家大事,明年可不能如此草草了事。你無所謂,我可怕顏兒被人當做笑話。
微微強勢的女人夾著菜,放進男人的碗里,似是威脅般說到
“話說回來,上次隨你入宮,你不讓顏兒同行,那御史中丞、開封尹的女兒們都打扮地花枝招展一同入席呢,就是怕皇上,王公大臣看不見一般。我與其他夫人提起顏兒,她們卻說’原來王夫人膝下有女,可是好福氣啊!‘”
“若顏可是哪點比人家差了。你不為自己想想,也得為顏兒想想了,及笄之年,怕是好夫家早已被人捷足先登了。”
“娘...”若顏微紅了臉,搖了搖母親的手臂,示意她不要再往下說了。
狄常德被圓晴這日常的嘮叨弄得很是心煩意亂。他想著那些還未處理完的政務,又要應對這無法理解自己用心的妻子,只是默默吃著碗里的飯。他看去對面沉默不語的若顏,才發現女兒今日似乎畫了些淡妝,那并不像自己與妻子的嬌美容貌越發地顯眼了。自己并未因為若顏的美麗而與妻子一樣感到欣慰和自豪,卻是常年的不安占據了心頭,他愛自己的孩子,愛到不想讓任何人傷害到她,他在用自己的方式保護她,讓她與世隔絕,除此以外,他已是沒有更好的方法。
“若顏的親事為時太早,還是...等及笄再議吧。那時讓圓鳳一家過來也不遲,顏兒給意蟬做了把琴,等來年,蟬兒應也懂些了。”男人緩和著妻子的不平之心,看著懂事的若顏,眼中難免流露出慈愛與擔憂。
“今年的皇上過壽,小姐不去也罷。待過了來年生辰,方便走動了,老爺夫人自會替小姐找一門好親事。”霞兒沏著茶道,她是家里最年長的侍女,做事機敏得體,對若顏和蠻兒也如同長姐一般,她的話這家的主人們平日里都能聽進幾分。狄常德點點頭,圓晴則不想再為難若顏。
夜晚的月亮掛上了廂房窗外的樹梢,若顏躺在柔軟舒適的床上,看著那輪半月,卻發現自己怎么也涌不上睡意。
“蠻兒。”她輕輕喚道。
門吱呀一聲被推開了,侍女手持燭臺,披著外褂,就著微弱的光躡手躡腳地走了進來。
“小姐,你怎么還沒睡?”
“我睡不著。”
“小姐可是還在想著晚上老爺夫人說的那些事?”
床上的女孩無奈地笑了笑。
“還是你最懂我。”她靠著床頭倚著被墊坐了起來。
“聽你說了那么多次宮內的事情,其實.....
我也想去看看。”女孩靠上小侍女的肩頭,看著她,眼里有幾分難以言說的羨慕。
“其實....”蠻兒放下了燭燈,猶豫了片刻。
“夫人是不反對的。”
“但是爹.....”若顏太過于懂事,顧及他人的感受,以至于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從未敢在那個忙碌的男人面前言說。
“老爺疼愛小姐,蠻兒都明白。”
“只是小姐心中所愿,可曾直言過?”
女孩搖了搖頭。
“小姐若不去爭取,怕是以后凡事都由不得自己了。”
“我明白。”若顏打斷了蠻兒的心里話,心中很是猶豫
“我這就去....”她欲下床再尋父親的想法。
“宮中雖好,但與我們平常人家不同,人多口雜。又得處處小心不要得罪了些什么人。”蠻兒打斷了女孩。
“若赴宴必定拋頭露面、被人瞧見。老爺一向低調,若被正經問起來定是不快。”蠻兒深思熟慮地替若顏想著主意。
“那日入宮觀荷的女眷甚多,我們若是只入宮,不赴宴,賞賞煙火,觀觀荷景,誰也不會注意到我們的。如果小姐如此說,老爺興許會準了。”
蠻兒為自己想到的兩全之法十分滿意,她拉著若顏的手,笑得十分開心。若顏笑著回應蠻兒信心滿滿的笑容,心中是有忐忑,也有憧憬。她很少有出門的機會,也從未見過那宮墻之內的世界,但凡有人與她述說起那恢弘精美的樓臺閣宇,端莊肅穆的宮人隊伍,她總是會沉浸于自己腦海中那個想象的世界,她渴望看見外面的一切,看見自己不曾了解不曾看見過的世界,這欲望驅使著她踏出這小小的家門,似乎只有去游走一番才能罷休。
“嗯,待我過幾日再問問父親。”
“若是老爺不同意,小姐可以這般說。”
蠻兒的臉上浮現出了狡黠的笑容
兩個女孩一陣耳語。
若顏掩嘴笑出了聲,她點了點頭,沒有拒絕用這個方法再去試探父親。
翌日,若顏見父親晚膳過后如一陣風般踏進了院側邊的書房,她順著院子里的石子小徑,一手持著燭燈,一手提著褶裙,小心翼翼地走到了依稀亮著燈火的書房門前。她敲了敲書房的木門,門很快被書童打開了。
“老爺,是小姐。”書童回頭道
“噢,進來吧。”里面傳來了男人凝重的聲音。
若顏走進書房內,一陣暖氣襲來,雖臨近四月,夜晚還稍有寒氣,書桌前微微花白了頭發的男人披著緇色的外褂,桌旁爐子里的木炭蹦著零星火花,桌上堆積的幾摞公文擋住了若顏的視線。
“爹。”她繞去父親的身邊,是微微一禮。
“方才用膳的時候見你沉默不語,我便知道你有心事。”男人寫著手里的公文,已是猜到了若顏此刻的來意。他微微嘆了口氣,最后檢查了一遍方才書寫的內容,放下了手里的事情,溫柔地看向了一邊的愛女。
若顏見父親早已看穿自己的心事,話到了嘴邊不禁又咽了下去,她看著父親那關心又溫柔的神態,微微低下了頭。
女孩伸手拿起了墨條,輕輕地在硯臺中研磨了起來。自幼時,她便跟著父親習字讀書,與別人家的姑娘不同的是,自己的父親并無“女子無才便是德”這般尋常的想法,倒是異常地支持自己讀書習字,博覽群書,以畢生的經驗教導于自己,以至于今日自己的學識比起學富五車的王公皇親,世家公子并無遜色。直至今日,這樣與父親一起待在書房學習的時間依舊很多,只是他異常的嚴格,除卻讀書以外的時間,自己并未能有機會與他說些心里話。
“今夏皇上壽辰,爹爹與娘可是要入宮?”若顏忐忑不安地鼓足了勇氣倒出了心里話。
“嗯。”狄常德看了看若顏附和道
“這次娘也會帶著蠻兒去嗎?”
“她帶誰由著她便是。”男人的目光又回到了下一份公文上。
“蠻兒說,每年這晚,集英殿都會放一宿的煙火。”若顏的眼中閃爍起一絲絲希望。
“那煙火甚是好看,民間中元,除夕雖然也會放炮竹煙火,但是比起.....”
“顏兒....”男人打斷了沉浸在遐想中撒嬌的女孩,又一次停下了筆。
“你什么時候對那里有了興趣?”狄常德以為女孩家只是玩心起,要尋些出去玩耍的借口,對于她提及了宮里不禁有一些意外。
“若顏與蠻兒想與爹娘一起入宮。”若顏鼓足勇氣,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不行。”狄常德看著若顏的眼神中透出了絲絲嚴厲的擔心,他果斷拒絕了若顏的來意。
“若是赴宴,被人問起,爹爹與娘自是擔心。倘若顏顏只是入宮,在集英殿外賞荷、看煙火,可也不行嗎?”若顏在狄常德一旁坐了下來,她扶上父親的手臂,嬌柔地哀求道。
“唉,你這孩子。”狄常德愛女心切,卻又不想動搖而徒增煩惱。他安撫著若顏的情緒,又耐心道。
“并非爹不愿意讓你去,只是宮中與外面不同,規矩甚多,又人多口雜,皇親國戚,文武百官都在,你一個女娃娃家,甚是不便。”
“為何不便?”女孩單純嬌憨的模樣讓狄常德一瞬間不知如何開口。恍然中他回想起自己在朝政上摸爬滾打了大半輩子,宮中那些權力爭斗的事事非非沒有人比他更明了于心,所謂喜慶的日子里入宮赴宴,要面對的也一如既往是那些不想面對,卻不得不去面對的人。男人深知自己在擔心些什么,卻又不愿意將這世上令自己厭倦的事和人性丑惡的一面在此刻告知這單純善良的孩子。
女孩雖然不依不饒,但是與這位小姐身邊的那位圓滑機靈侍女相比,她骨子的心性并不世俗,骨子里多了一些聰穎的讀書人特有的清高和體面,這點隱藏著的心性與她的父親是十分相似的。若顏見父親嘆了口氣,并不再開口,知道他的固執已是自己無法打開的一把鎖,她雖有許多不甘,但是也不想再作無謂的嘗試,因為她做不到用盡所有的自尊去祈求父親。
“若顏打攪爹爹了。”一翻沉默不語地內心掙扎之后,女孩放下了沾好墨汁的筆,微微行一禮。
“嗯……”狄常德不愿再多說些什么,他摸了摸胡須,注意力又回到了手中的公文中,拿起了筆。
木門又咿呀一聲被推開,若顏悻悻地提著裙擺走了出去,她一手持著燭燈,一手將發髻上微微松開的玉簪固定結實,玉簪上掛著玉碎,那玉碎被擺弄的倒影在女孩潔白修長的脖頸上搖曳生姿,狄常德抬起頭,看去那背影,心中的郁結是又一次泛起,門被輕輕帶上,他卻想起了自打若顏出生以后的種種。自己在這宮內兢兢業業已有數十年,先帝時,自己雖科考得了個進士入仕為官,卻只是個工部少府監,自幼雖為了考取功名飽讀詩書,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這天下不缺有才之士,也不缺鴻鵠之志之人,隨波逐流來到了這京城,才深知自己的平凡,與那些雄辯于朝堂的淵博學士不同,自己無那能耐,也只能守著兢兢業業的中庸之道來為人處事。自己更是不精通也不愿參與這官場上的無奈種種。先帝駕崩,當今皇上即位,自己奉旨遷去了禮部,自己入仕時得丞相照拂,給自己說媒與妻子成婚,膝下多年無兒無女,那一年卻終于如愿以償地有了孩子,雖是個女孩,卻也并無任何不滿。只是隨著這女孩的成長,容貌越發美麗,即便與同齡的女孩相比,也出挑地不似常人。都說女子雖不能如村婦般粗鄙,應有白凈溫婉的容貌和修養,但為人妻更以賢德為貴。如此容貌,在古今“賢圣”之人的眼里,恐怕是要遭到反感和厭惡了。狄常德深知自己只有這一個女兒,作為父親,他需要替若顏尋找到一個最好的歸處,可這世間男人的感情,有始有終的能有多少呢?即便有,能不被這世俗拆散的又有多少呢?倘若不嫁人可以周全一生,自己倒也無妨去周全女兒一輩子。他自知自己是個與眾不同的人,是個在讀書人里多半會遭到同僚嘲諷或茶余飯后閑話的異類。但是他并不在乎周圍的人去怎么想,他只想顧及好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人。
狄常德整理好被女兒打攪凌亂的思緒,拿起一本公文,他打開翻閱起來,里面是邊關的告急文書,上面工整地寫著“兵退至山西雁門關,于遼談和已定。親王于七月中從遼歸京,望禮部著手迎接事宜。”
狄常德微微定了定神,是趕緊取過一張紙,草草寫了起來。一瞬間,這則加急文書使他手頭上又多了很多需要安排準備的事情,但是他并沒有感到不安,反而微微松了一口氣。如今朝中大小事務不僅歸陛下一人批閱,件件亦要給皇后過目。私下里,百官也會暗暗嘲諷或者抱怨,這天下原本是趙家的天下,如今可是半個劉家的了?這話若是被那個高高在上,有如同武后般強勢的女人聽去怕是要震怒不已。狄常德懂得明哲保身,如履薄冰的日子已過的習慣,他從不會說些極端的話,也不與兩邊派別的人走得近,只要是能為百姓過的好,他覺得無論站于哪邊都是沒有太大意義的事情,宗親派以太子生父八王爺為首,外戚權臣以劉皇后為首,這兩個人站在勢力漩渦的中心,本應是勢不兩立,水火不容。從十四年前親王奉旨恢復了爵位,這層關系也的確一直如此。直至十年前皇后的嫡子夭折,親王世子被宗親大臣選中送進宮中交與皇后撫養,朝堂上,那明面的和和氣氣恭維互謙才得以維持下去。
比起果敢狠辣的皇后,那位深受百姓愛戴的八王爺看起來倒是謙遜溫和很多,只是狄常德深知不可以以表象來判斷一個人的本性和真實的想法,他雖對皇后刻意保持距離,對親王發自內心尊敬,但也沒有因為如此就產生投靠或者偏重之意,就算是親王一派的王丞相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皇后有意拉攏提拔自己,自己也都一一婉拒了。禮部之職說不重不重,說重也重,自己在這夾縫中生存數十年,其中艱辛,誰可知?他想,若可以獲得自由之身,自己一定會遠離塵囂浮華,去那山水間桃源鄉過剩下的日子罷.....
昏暗搖曳的燭火中,游思恍惚的男人在桌邊放下了手中的筆,仰望著懸梁,深深地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