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貓歷險記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母山貓之死
大山貓歷險記
獵人是靠獵取野味和皮貨而生存的,當需要的時候,他們還會端起獵槍保護農場的財產,使其免遭猛獸的破壞。
正是出于這種目的,在作者維·比安基的作品中才會出現像塞索伊奇這樣的獵人形象(《森林報——打獵》)。他是個久經風霜的老頭兒,聰明,甚至帶著些許狡猾,他熟知森林里飛禽走獸的生活,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和所施展的狡猾手段。作者在塑造這個人物時,經常會表現出人類對于自己智慧的堅定不移的信心。野獸或者小鳥是狡猾的,可這種狡猾只是曇花一現,在經驗豐富的獵人面前,這些花招都會不攻自破。
和塞索伊奇類似的獵人在作者的另一部作品《叔叔沃洛夫是怎么找到狼的》中也出現過。主人公——獵人沃洛夫并不像作者早期作品中的那些人物一樣兇惡,與純真而美好的自然作對,他們更像是農場的獵人。沃洛夫很可能就是塞索伊奇的兄弟,他們早已不再仇視大自然。
作者將獵人的形象及自然的愛好者和研究者結合到一起,而在早期的文學作品中,這二者恰恰是勢不兩立的。現在的獵人,他們將自己的考察結果和那些或大或小的發現拿出來分享,互為補充,大家都來保護森林和田野里的自然財富,努力地為國家的自然經濟作出貢獻,他們還試圖恢復并增加國家稀有動物的種類。基于這種想法,作者創作了小說《高林教授的爆炸式子彈》。在這本小說中,獵人的形象得到了完善,一種未來的狩獵方式呈現在讀者面前。獵人的子彈不再打死動物,而只是把它們催眠;射擊也不再是一種致死性活動,在不打死動物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捕獲動物,而這種捕獲,也僅僅是為了日后能讓它們更加適應自然,或者在研究之后,將它們放生。
在這些狩獵小說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更深一層的含義被逐漸展開,那是對自然美景的深深熱愛,了解故鄉周圍世界的喜悅和尋找自然寶庫鑰匙的渴望。
“‘芝麻,開門!’多少次,神奇的芝麻山在我面前敞開了大門,展示著里面難以計數的珍寶,而后又‘乒’的一聲立刻關閉。但我知道,既然人類已經掌握了開門的秘密,這一切也就不再可怕了。對于那些神秘的、朦朧的大門,總有一把普通的物質世界的鑰匙會將其開啟,只要你能夠找到它,寶藏就一定會屬于你。”——《烏母勃》
物質世界的鑰匙指的就是自然知識,它能夠將所有為人類服務的寶庫一一打開。
為了找到這把鑰匙開啟寶山,就應該了解和熱愛自然,感受它的美麗,了解它的意義。這份愛中包含著一種探索和發現的力量。可能它只是發現新大陸途中的一種小小的發現,但如果你堅持不懈地探索,你就能夠成為一個發現新大陸的“少年哥倫布”——一個自己居住地的考察者。當然,要達到這個目的,并不一定非要奔赴遠方,無論是誰,無論在哪里,都能遇到未知的東西。它可能就在你的旁邊,你只要走幾步路就能來到它跟前,就能發現那未知的科學——這是多么令人神往啊!要知道,比安基作品中的那些主人公能夠發現自然的奧秘絕非偶然。
“不管怎樣,天空還是那樣廣闊,海洋還是那樣深邃,我們周圍的世界還是那樣到處充斥著未知的秘密。我將用畢生的精力去探求,因為探索未知世界是最有意義的事情!”——《海鬼》
孩子、獵人、科學家,甚至作者本人對揭開大自然的秘密都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強烈渴望。
當大自然中剛剛出現春天的標志,維·比安基就已經離開城市,遷居到鄉村或者遠赴別的國家,在那里度過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甚至于他的一生都是如此度過——扛著獵槍,帶著望遠鏡,拿著一本日記在自己故鄉的土地上徘徊。他引領著讀者,給他們指出那些最隱蔽的角落,告訴他們旅游和打獵的時間表。森林里多少秘密都被成功地破解了呀!難道他的所作所為很難理解嗎?他為什么要這樣?因為我們是這片無邊無際的自然寶庫的主人呀。為了要掌握我們的森林、田野、河流、高山、湖泊、沙漠、海洋,我們就應該熟悉這個偉大而又復雜的系統。如果我們不了解大自然,就不能成為它勤儉、聰明、理智的主人,就會犯很多錯誤。為了使自然資源能夠更好地為人類造福,我們的科學家、獵人、考察員默默無聞地做了多少工作啊。而比安基正是這些人中的一員,他用自己的童話、小說、故事向人們講述著故鄉的土地。因為“試圖探索生命,解開它那令人震驚的秘密——這只是工作的一半。另一半就是要將自己或大或小的經驗與發現轉達給其他人。最大的快樂正在于此!”
維·比安基的作品中恰恰充盈著這種感覺,也是基于這種對大自然的無限的愛,這位滿腔熱情的獵人、不知疲倦的考察者、故鄉大自然的詩人才筆耕不輟地進行了39年的偉大創作。
俄國著名文學評論家
戈爾·格拉金斯基
一只野獸從密林里小心翼翼地探出頭來,它的兩側面頰上長滿了濃密的獸毛,兩只耳朵上各豎起一撮黑毛,像個小刷子一樣,它的眼睛發著黃光,斜視著,左看一眼,右看一眼,站著不動,仔細傾聽著周圍。
要是安德烈依奇老人看到它,立刻就會知道,這是一只藏身密林的大山貓。可是這時他正在距離這條小路約100米的樹林里穿行,那里的樹木又矮又密。
安德烈依奇早就想抽口煙了,于是他停了下來,從懷里掏出了煙袋子。
突然,在他旁邊的云杉林里傳來一陣巨大的咳嗽聲。老人嚇了一跳,煙袋子掉到了地上,他立刻從肩膀上放下獵槍,手指扣到了扳機上。只見一只棕紅色的狍子,在樹叢之間閃過,它的頭上長著一雙分叉的尖尖的角。
安德烈依奇沒有開槍,他俯下身去,撿起了煙袋子,甩了甩上面的泥土。老人是從來不在禁獵期內打野味的。
此時,大山貓正在左看右看,發現沒有什么可疑的跡象,便悄悄地躲進了密林里。
過了一會兒,山貓走了出來,它的嘴里叼著一只火紅火紅的山貓崽子。它穿過小路,走到灌木叢旁,把自己的寶貝輕輕地放到了樹叢下柔軟的草堆里,又立刻返了回去。
又過了一會兒,它又叼出一只來,也放到了那里。這回山貓回頭去取第三只,也是最后一只。
這時,森林里突然傳出來一陣“咔嚓、咔嚓”的響聲,好像腳踩在枯枝上,枯枝斷裂發出的聲音。
大山貓一下警覺起來,立刻跳到旁邊的樹上,躲進了樹葉里面。
這時候,安德烈依奇正在觀察狍子的足跡,云杉樹的濃蔭里有一層白雪,上面可以明顯看出四對細小的蹄印。
“有兩只呢,”獵人想,“第二只好像是母的,它們不會離開這條小路的,為什么不去看看呢?”
他從密林里走出來,悄悄地邁著步子,向小路走了過去。
安德烈依奇了解野獸的生活習性,他猜對了,那對狍子跑出去幾十米后,感覺安全了,就放慢了腳步,把速度減了下來。
先走出來的是那只公狍,它抬起頭來,晃了晃頭上的尖角,深深吸了一口氣。
風是從它這兒向小路吹過去的,所以公狍察覺不到山貓的味道,它跺了跺腳,母狍就從樹林里躥了出來,跳到了它旁邊。
沒多一會兒,兩只狍子就開始安安靜靜地吃起腳下的嫩草來,偶爾還會抬頭看看周圍有什么異常。
這一切都被躲在樹葉中的大山貓看得清清楚楚。
它一直等著,等著兩只狍子同時低下頭的時候,才從樹上的枯枝上滑下來,這根樹枝離地有4米多,就伸在小路的上方。
濃郁的樹葉已經不能遮住大山貓的身體了。
但山貓把身體緊緊地貼在樹枝上,紋絲不動,看上去就像是和粗壯的樹枝長在了一起似的。
狍子并沒有發現山貓,它們仍在慢慢地走著,距離猛獸躲藏的地方越來越近。
安德烈依奇正沿著足跡,追蹤到一棵云杉樹下——這棵樹距離山貓藏身的地方只有50步的距離。他已經發現了那對狍子,于是他立刻躲進了旁邊的樹叢里,偷偷地觀察它們。
老人是從來不放過任何近距離觀察野生動物的機會的。母狍走在前面,公狍就在后面幾步遠的地方,緊緊地跟隨著。
突然,從樹上墜下一個家伙,就像是一塊黑色的石頭一樣,重重地砸在了母狍的背上。
母狍的脊梁骨被砸斷了,它伏在地上不動了。
公狍沒命地跳了開去,一眨眼的工夫就消失在密林里。
“大山貓!”安德烈依奇驚叫起來。他根本來不及思考,“砰!砰!”雙筒槍發出兩聲槍響。
山貓“嗷”的一聲,高高地跳起來,又摔到了地上。
安德烈依奇從樹叢里跳了出來,拼命地跑了過去,他擔心這珍貴的獵物弄丟了,在這種猛獸面前,竟忘記了小心。在老人還沒有跑到山貓跟前時,這只野獸竟突然跳了起來。
安德烈依奇急忙止住腳步,可這時,他距離山貓只有3步的距離了。
野獸憤怒地撲了過來,重重地撞在了老人的胸口,把他壓在身下。
獵槍被遠遠地甩在一邊,安德烈依奇急忙用左手護住喉嚨。就在這一剎那的工夫,野獸的牙齒已經咬穿了老人的手,咬到了骨頭。老人從皮靴里拔出短刀,使勁一插,扎進了山貓的腰部。
這一刀要了大山貓的命,它的牙齒松了開來,身子翻過來倒在了地上。
為了保險起見,老人又給了它一刀,然后迅速地從地上跳起。這時野獸已經不能呼吸了。
安德烈依奇摘下了帽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咳!他重重地呼了一口氣。
突然之間,老人竟感到極度的疲憊,在剛才的決斗中緊緊繃著的肌肉也松弛了下來,兩只腳在不住地顫抖。為了不讓自己倒下去,他顫顫巍巍地找了個木墩坐了下來。
過了好一會兒,老人才恢復過來。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血淋淋的手卷起了一只煙卷兒,深深地吸了幾口。平靜下來后,他走到小溪邊,清洗傷口,用破布包好,然后就開始給大山貓剝起皮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