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2評論第1章 前言
《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鴻,廣大也,烈,光明也,意即包含了光明宏大之理。為西漢皇室貴族淮南王劉安招致賓客,在其主持下編著。成書年代大約在景、武之間。劉安(前179~前122),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漢文帝十六年襲父爵為淮南王。善屬文辭,才思敏捷。吳楚七國反,曾謀響應,不果。漢武帝即位,劉安暗整武備,欲反,未發而敗,自殺。
《漢書·藝文志》列為雜家,載內21篇,外33篇,今只流傳內21篇。全書博奧深宏,融道家、陰陽家、墨家、法家、儒家思想于一爐,為先秦諸子之學的集大成者,也是漢代學者對漢以前古代文化一次最大規模的匯集。該書對宇宙的構成、人與自然的關系、天文歷數、禮法制度、社會倫理、醫藥養生等方面均有論述,并保存了大量古代神話傳說,如開天辟地、共工怒觸不周山、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而且中國許多傳統神話故事均因此書而得以流傳,也正因為如此,它又成為了研究中國古代神話的寶典,更是繼《呂氏春秋》以來最杰出的一部雜家著作。
東漢高誘說“其旨近老子,淡泊無為,蹈虛守靜,出入經道”。通篇以“道”為主題,既講自然之道,也講治世之道,提出了“漠然無為而無不為”,“漠然無治而無不治”的政治理想,可以看出該書其主流思想與道家學說非常相近。在最后一篇《要略》中,概括全書以闡明宗旨,“言道”與“言事”,即掌握自然界的規律與考究社會歷史變化規律,此外,還綜述了各家思想及其產生的歷史背景和思想淵源,具有很高的學術和文學價值。
《淮南子》屬集體創作,由于是采百家之長融會貫通而成,故內容顯得有些龐雜,近乎一部“先漢學術史”,但它也并非是憑虛蹈空,而是處處緊扣現實,并多用歷史、神話、傳說、故事來說理,文風新異瑰奇,繁富有序。劉熙載說:“《淮南子》連類喻義,本諸《周易》與《莊子》,而奇偉宏富,又能自用其才,雖使與先秦諸子同時,亦足成一家之作。”
通讀《淮南子》,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古老中華文明的智慧和力量,更是中華民族歷經上下五千年依然魅力不減的勃勃生機。我們堅信,這種智慧、這種生機,會隨著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古老經典一起,代代傳承下去。
本書將紙質圖書和配樂誦讀音頻完美結合,以二維碼的方式在內文和封面等相應位置呈現,讀者掃一掃即可欣賞、誦讀經典片段。誦讀音頻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專業播音員,以及中國傳媒大學等知名高校播音系教師構成的實力精英團隊錄制完成,朗讀中融進了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聲音感染力極強。
解譯者
201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