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0章 注釋
- 第9章 不抱怨:不爭,可以讓你的人生更幸運
- 第8章 不逞強:爭的未必會得到,讓的未必會失去
- 第7章 不自傲:謙虛就是主動為成功創造條件
- 第6章 知進退:退一步,是為了更好地前進
- 第5章 不計較: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第1章 自序:為而不爭,自有天空
不爭就是慈悲,
不辯就是智慧。
世界上有很多事,
雖然我們全力追求,
但很有可能終其一生
也無法得到,
而當我們不再假于強力時,
卻都自己跟來了。
20世紀中國最后的散文大家劉亮程說:“世間萬物雖各具名目,卻并非孤立的存在。萬物相互關聯,構成一個和諧整體。泰山上的一顆石頭,跟長白山上的一棵松樹是息息相關的,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每一個生命都以其他一切生命為背景,同時也與其他一切生命同體共悲?!?
是啊,超脫和追求時常混在一起,揮霍和珍惜是同一件事情,爭還是不爭,或許沒有本質的差別,只是爭所引起的是冤冤相報,讓我們深陷彼此傷害的惡性循環里,相比之下,不爭而爭更具有智慧。其實,所有的糾結和計較都是在為難自己,但在發現自己終將一無所有前,我們很難超越生命的本能,來減少不必要的受傷。
越成長,越覺得生命的渺小與偉大都驚天動地。于大地來說,我仿佛比一只蟲子大不了多少,但身上每一寸肌膚的感受,都精致綿密得不可思議。于時間來說,我的生命比一只活不到冬天、見識不到冰雪的夏蟲長不了多少,但就這短短的一剪人生流光,卻起伏著多得難以形容的山長水遠與悲欣交集。
在洪荒宇宙中,我們只是一團剎那而過的點陣集合體,隨著時間緣起而聚、緣滅而散。如果我們來世間一回還不曾洞悉一點點生命的真相,讓自己在有限的生死之間擁有更多的快樂,那么,我個人以為,于很多人來說,這肯定是一種遺憾。
存在即合理,所以一切都理所當然,沒有所謂的好或壞,也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有于個體是痛苦還是快樂的感受。我們若能察覺:一些因感受引起的非理性沖動會造成更多傷害,那么,我們今后或許可以在面對同樣的困擾時,多幾分理性,主動終止一些自傷行為。用為而不爭作為通達靈魂的智慧方式。
有人說:看一個人的作品好不好,不能去看那些格言警句,用格言警句寫作的人,說得不客氣,多半是帶有表演性質的作家,因為他不真誠。他讓你讀得一愣一愣,愣過之后,還想抄在筆記本上。哲學靠著智慧就可以觸碰,而情感和靈魂完全是靠著本真的生命才能感受的。而這需要作者拿出流露真情的誠意。沒有情感的文章與行尸走肉無異,沒有誠意的文章則經不起時間的輾壓。
天地無邊,智慧無涯,我自覺擁有不了足夠的智慧,或者并不擅長用文字表達誠意,以至于這一本書雖然經過數次修改,卻總不能使自己感到滿意,也許真像莊子所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上好的智慧是無法用語言來傳達的,因此,我必須因我的淺陋向讀者致以最真誠的歉意。我所能做的,只是努力用最真誠的文字,與大家分享生命體驗,如果能對大家有所啟發,那真是意料之外的歡喜了。我祈禱,會有人看到其中一些悲憫蒼生的探尋,我相信,可以用不爭來讓煩惱化成智慧的清氣,使我們大家活得自在光明,不懷絲毫的憾恨。
永遠愛你們的夏小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