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若能柔弱,何須動用堅強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女人若能柔弱,何須動用堅強
韓劇《密會》中多次出現這樣的場景:
優雅得體的女主角經常深夜才下班,她將車開進家里的車庫,卻不急于踏入家門,而是慵懶地靠在車座上,給自己些許的獨處時光,再強打精神下車回家。
女主角是某藝術財團的會長,白天斡旋于公司的各種事務,晚上回家還要照看丈夫和孩子。
表面看來,女主角是個風光無限的成功女士,可她心里的苦楚,又有誰能理解呢?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所享有的一切榮耀,靠的全是死撐。
宋丹丹有句小品臺詞:“做女人難,做‘名女人’更難。”而劉曉慶也曾有過如此表述。
所謂“名女人”,除了大眾心目中的女明星外,放之于常人視角,通常就是女強人、女神、女王、“白富美”。
她們為人們所仰慕,而人們對她們的定義往往是高冷、強勢、難以接觸、愛慕虛名。要知道,她們畢竟是女人,也有柔弱的一面,需要別人關懷、愛護、尊重,而不是像花瓶一樣被人消遣。
對女人而言,天性中的小虛榮、小傲嬌,很容易生出公主情懷和女王情結,沒來由地任性一回、霸氣一下,其實是惹人歡喜的。不過,在漫長的時光中,大多數女人給人的感覺依然是嬌柔的,也難怪人們說撒嬌的女人最好命。
可惜,生活的多元化,讓當代女性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得不去獨當一面,成為雷厲風行的“女漢子”。
這種轉變,相信身為女人的你也能感同身受吧。即便你想“遺世而獨立”,也會被“女人不狠,地位不穩”“女不強大天不容”“女人要做狠角色”等口號狠狠地扇一記耳光,最終硬起頭皮,披甲上陣。
女人強大起來,確實是件好事,這樣會有更多的選擇權和自主權,不必再淪為世俗的男人的附屬。可令人痛心的是,有些女人誤以為強大就是強勢和兇狠,便極力把自己裝扮成咄咄逼人、不可一世的樣子。即便她們內心是脆弱的、空虛的,也要去逞強、去強求。
已故的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是世人公認的鐵娘子,有一次,她回家時打不開門,便敲著門大喊:“快開門,我是英國女首相。”
她的丈夫丹尼斯·撒切爾爵士就在家里,卻遲遲不給她開門。撒切爾夫人很快明白了過來,一邊輕聲敲門,一邊溫柔地說:“親愛的,我是你的妻子瑪格麗特,請給我開門吧!”
丈夫馬上打開門,親昵地將她迎了進去。
即便是撒切爾夫人這樣的女強人,也自有她溫柔的一面。她知道,強勢解決不了所有問題,身為女人,回歸溫柔才是最動人的。
作家王珣說:“女人太強勢會濾掉溫柔,女人太獨立會缺少寬容,其實這也是把雙刃劍,會一再傷到自己。為什么非要把坦誠掩蓋在尖銳里?為什么非要把善良隱藏在功利下?為什么非要把柔軟堅挺成身上的刺?又為什么非要把憂傷深埋在不長久注視就看不見的眼底?女人強勢原本也不是什么錯,但如果說是生活的無奈和男人的軟弱把你‘逼’成了這個樣子,那就成了做女人的遺憾。”
很多時候,女人們確實是在刻意讓自己變得強勢起來。她們以為這樣會更有安全感,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可,會被世界溫柔相待。可是,如果女人一味地假裝堅強,連真實的自己都不敢表露,即便能獲得眾星捧月般的表象,又有什么意義呢?
有一期《金星秀》,做客嘉賓是金馬影后、全能辣媽秦海璐。她是個外表看起來很堅強的大女人,為此,主持人金星特意夸獎了她。可是,她卻說了一句讓金星和所有觀眾都動容的話:“我特別不喜歡用堅強來形容女性,用這樣的一個形容詞來形容,其實對女性來講,是非常非常殘酷的事情,若能柔弱,誰須動用堅強呢?”
是啊,女人若能柔弱,何須動用堅強?其實,沒有哪個女人天生就很堅強,更不會表現得強勢。她們披著“堅強”的外套,告訴別人“我過得很好”,只是想掩飾內心的無奈與落寞。世間時有險惡,歲月時有薄情,人生時有波折,不堅強,她要怎么活下去?如果能像蒲公英一樣,柔柔弱弱,依然能徜徉于天地間,誰愿意像刺球一樣,拼命讓自己有所依附。
堅強是這個時代給女人的附加屬性,而以柔克剛才是女人自帶的必備技能。真心希望所有女人都能釋放溫柔天性,多一些笑靨如花,少一些歇斯底里;多一些恬淡優雅,少一些頤指氣使;多一些自信從容,少一些尖酸刻薄。最重要的是,她們不是為了討好誰,也不必去取悅誰,而是回歸原本的樣子,做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