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英文版)
(英)查理斯·狄更斯
英文圖書已完結18.61萬
是英國19世紀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的后期作品,也是他思想上最為成熟的作品之一,與他所寫的其他涉及孤兒題材的小說一樣,書中以充滿同情和細致入微的筆觸塑造了喬、匹普和畢蒂等樸實善良的小人物,但不同的是,作家那時對社會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體驗,以往貫穿于作品中的幽默譏諷風格逐漸淡化,在這部小說里呈現出狄更斯更趨成熟的人生觀。
-
霧都孤兒:Oliver twist(英文版)
(英)查理斯·狄更斯
英文圖書已完結16.39萬
英國19世紀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的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小說的主人公奧利弗·特威斯特,是一名生在濟貧院的孤兒,忍饑挨餓,備受欺凌,由于不堪棺材店老板,教區執事邦布爾夫等人的虐待而獨自逃往倫敦,可剛一到達就受騙誤入賊窟。竊賊團伙的首領—費金費盡千方百計,企圖把奧利弗訓練為扒手以供他驅使。奧利弗跟隨伙伴“機靈鬼”和貝茨上街時,被誤認為他偷了一位叫布朗洛的紳士(恰巧是他父親生前的好友)的手絹而被警察逮捕。后因書攤老板證明了他是無辜的,說明小偷另有其人,他才被釋放。由于他當時病重昏迷,且容貌酷似友人生前留下的一副少婦畫像,布朗洛收留他在家中治病,得到布朗洛及其女管家比德溫太太的關懷,第一次感受到人間的溫暖。
-
演說的藝術(英文版)
(美)戴爾·卡內基 J.伯格·埃森文
英文圖書已完結10.32萬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意識到自己因這樣或那樣的缺陷和不足導致無法成功,比如有人承認自己智商不高,有人認為自己情商不夠,有人確定自己能力不行,還有人覺得自己運氣不佳……但是卻很少有人承認自己不會說話,更難以相信自己不成功或實現不了夢想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會在公眾面前說話”……有美國著名評論家在描述《演說的藝術》一書作者時,這樣描述過一番令人震撼的場景:雖然美國大城市有四成多人處于失業狀態,需要靠救濟生活,可當晚仍有兩千多人被一份廣告所吸引,涌向賓夕法尼亞飯店。原來,他們是來聽一場戴爾·卡耐基作家所做的最現代、最實用的“為人處世技巧”的講座。這一講座每個季度都在紐約舉辦,而且是場場爆滿,人數多得數不過來,其中很多人都是商界和技術領域的專業人士。原因在哪里呢?讀讀這本讀起來一點都不難的書吧。答案就在眼前。
-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法)雨果
英文圖書已完結18.9萬
《巴黎圣母院》是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代表作。該作品著重表達作家的主觀心靈。雨果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和大量的浪漫主義手法,飽含濃情地控訴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上層人物的丑陋,同時也毫不吝嗇地展示了小人物美麗的內心和對生活的強烈熱愛,并借此抒發作家激憤的情懷、寄托其對生活的理想。
-
你往何處去(英文版)
(波蘭)亨利克·顯克威支
英文圖書已完結20.87萬
長篇歷史小說《你往何處去》是波蘭作家顯克威支的代表作,出版發行于1896年,寫的是公元一世紀中葉古羅馬在尼祿皇帝的統治之下走向衰落和早期基督教徒罹難的故事。作者因這部作品獲得1905年諾貝爾文學獎。作品名字來源于1893年顯克微支第二次重游羅馬時,看到古卡丕城門附近一座小教堂門楣上用拉丁文寫的“你往何處去”的題詞。這句題詞是早期基督教徒遭受迫害的史跡。傳說被追捕的基督使徒彼得匆匆逃離羅馬城,在路上問耶穌:“主啊,你往何處去?”耶穌回答說:“你既然遺棄了我的人民,我便要回羅馬去,讓他們再次把我釘在十字架上。”彼得于是返回羅馬城,不久便真的被釘上了十字架。早期基督教徒為信仰獻身的精神,深深觸動了作者的靈感,震撼了作者的心靈。他決定用這句題詞作為書名,再現尼祿統治下那個充滿血和淚的時代。作品被兩次改編成電影。1951年上映的《暴君屠城錄》,在1952年第24屆奧斯卡頒獎會中,獲得包括最佳電影等7項提名,值得一看。2001年《你往何處去》再次登上銀幕。
-
一千零一夜(英文版)
佚名
英文圖書已完結24.68萬
《一千零一夜》收錄的故事來源于古代中、近東各國及阿拉伯地區民間說唱藝人口頭相傳的民間故事,內容涉及印度、波斯、伊拉克及埃及為代表的古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及古波斯文明。這部民間故事集包含近300個故事,比較著名的故事有《駝背的故事》、《阿拉丁和神燈》、《漁翁和魔鬼的故事》、《辛巴達的故事》和《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等故事。全書故事發生的時間自遠古直至成書,無論在空間,還是時間上,都表征著多種文化的碰撞和融合,體現了承前啟后,貫通東西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特征。故事里的人物既有神仙精靈、王公貴族、英雄美女,也有僧侶、工匠、漁夫、農民;貫穿于全書的主題,則是真善美與假惡丑的斗爭。很多故事既描寫了百姓的苦難,謳歌了窮苦大眾的勤勞勇敢、智慧善良、不畏強暴、追求幸福、崇尚正義的美德,又揭露諷刺了統治階級的荒淫殘暴、窮奢極欲。